圓山康仙祠詩奉次徐梅所知司韻。 浪游曾記出城西,十二圓山紫翠迷。一陣閒云初過雨,半篙新漲已平溪。笙歌彩鳳空中下,劍化群龍匣底嘶。何日神丹成九轉,從公來聽枕中雞。
丁酉元旦 其二。 斗杓入夜指東寅,雨腳凌晨灑瘴塵。北闕天高先見日,南州地煖早知春。獨憐丹嶼思歸客,曾是瓊林錫宴人。江海此身強健在,何妨魚鳥日相親。
丁酉元旦 其一。 海氣蒼茫曙色低,扶桑枝上聽天雞。光搖旗旐龍蛇動,班簇衣冠鹓鷺齊。重譯來庭通桂海,中興有頌勒浯溪。老翁喜見豐年兆,自典春衣酒滿攜。
再用韻二首 其二。 紙帳更長月影孤,梅花清夢繞西湖。左思才擅三都賦,諸葛名成八陣圖。漢殿丹青俱寂寞,吳宮花草易荒蕪。白頭杜老謀生拙,卻道儒冠解誤儒。
再用韻二首 其一。 試問龍江讀書地,何如鹿洞與鵝湖。梵宮已作新輪奐,郡志空存舊譜圖。碧玉峰前移老檜,還珠門外剪寒蕪。記文自可徵千載,太史虞公國鉅儒。
次徐梅所座主訪龍江書院有感之作。 訪古歸來山月孤,紫芝峰影落平湖。千秋統緒存方策,萬國提封入版圖。遼海鶴歸空露柱,滄州月落滿霜蕪。何時突兀千間廈,風雨如山大庇儒。
題林德仁永思堂卷。 吾宗昔旌孝,雙闕儼猶存。甘露降林木,白烏棲墓門。永言思阿父,今復見諸孫。幸得慈帷下,均酬罔極恩。
彭澤重登潮音閣追和陶參政韻。 神姑近可即,天女邈難攀。飛閣虛空里,疏鐘杳靄間。潮迎歸越海,云渡隔淮山。擬學禪棲樂,何時身乞還。
人日。 皇天調光霽,野宇遍清明。風岸初舒柳,楊林欲囀鶯。升平應有象,邊報永無驚。野老憂心釋,詩成酒滿傾。
除夕。 今夕復除夕,難為守歲謀。江山非故國,風雪尚孤舟。榾柮紅生面,梅花白上頭。窮年未歸去,莫怪杜陵愁。
十八灘 其三。 十八灘頭路,三千里外身。如何滿船月,常照異鄉人。神劍占新氣,仙槎問舊津。小臣重王事,陟險敢辭頻。
十八灘 其二。 萬壑荊閩接,雙溪章貢來。風聲隨雨散,水勢與山回。石蘚痕痕合,巖花點點開。客心渾似砥,灘怒謾如雷。
十八灘 其一。 溪竹亦多景,詩句每無難。云凈山爭出,湍驚石自安。旅懷拚酒盞,生事愧漁竿。猶覺壯心在,孤舟十八灘。
答胡梅所菊節有懷 其一。 秋懷耿耿雁能知,節物匆匆菊較遲。袖里空存三禮賦,尊前莫詠四愁詩。及時聊復成歡笑,感事多應入夢思。為問空湖山下叟,把萸此日共伊誰。
予友李君彌卜居東郭翛然自樂錢君孟道為作圖題曰東郭獨隱索余賦詩便為書此。 東郭先生愛幽獨,茅堂門對碧山春。溪旁展席尋鷗伴,松外開窗與鶴鄰。淺水稻田環綠繞,輕風花館落紅新。勞生擾擾知何用,汀樹川云入夢頻。
至正戊戌春季道莆過方遂初縣丞翌日至興化邑訪邑長實達道醉中偶作。 夜宿縣丞家,朝過邑長衙。故人頻勸酒,醉客急呼茶。云薄見春樹,山深留晚花。董園猶在望,新雨足桑麻。
題雪齋夜讀圖贈別呂宗周。 空山半弓室,長夜一編書。嚴風吹北牖,飛雪被前除。幽燈素光射,清誦寒聲俱。游心百世上,努力十年馀。
和胡梅所除夕述懷之作。 今夕又除夕,更闌未愜眠。江湖猶故我,廊廟正需賢。暖散嵩華雪,寒銷榾柮煙。屠蘇明日飲,鶴發喜添年。
題方廣圖。 未識天臺路,欣披方廣圖。山靈時聽法,野衲日跏趺。貝葉松風亂,蒲團石榻孤。煙霞有馀樂,還念世塵無。
芝峰僧舍次謝君定韻。 偶借僧房宿,都忘驛騎塵。松聲半窗雨,草色一庭春。傾倒逢今日,棲遲愧此身。清朝需董賈,莫作采芝人。
題孫積中哀劬賦后。 我甫居祥日,君初失恃年。長哀同念母,不吊獨號天。山北云迷舍,溪南月浸船。慈顏渺何許,悲涕共潸然。
梅屋。 我屋梅花下,君家梅樹傍。小池橫瘦影,幽戶送寒香。歲晚竹松節,春寒桃李場。知君有所擇,歸隱得相將。
望云圖。 子役勞親念,親遙渴子思。望云千里目,陟岵一篇詩。碧嶂清江路,祁寒暑雨時??磮D思努力,他日顯揚期。
偕洪元質游南巖。 紫云邀旆出城南,風物依依真誥巖。山石滑人行?
英德舟中。 舟行湞峽里,景似左江中。峰峭千層石,溪回一隊風。瘴云寒漸白,野燒晚猶紅。已喜詩囊富,何愁客路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