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李家莊。 云州東下李家莊,草色遙連日色黃。千里風沙凋客鬢,一天刁斗碎人腸。邊城馬健多侵擾,守將謀疏少奮揚。傳語朔方大元帥,好將忠勇激戎行。
次萬全右衛察院題壁。 見說立春三日了,春光不見半分來。黃沙磧里風猶冷,青柳梢頭眼未開。舊事每于心上簡,新詩旋向筆端裁。行行又記江南好,春酒初醒嗅野梅。
謝南雄林太守郊餞。 先生餞我七松堂,風送松花入酒觴。四海幸逢真骨肉,百蠻應識遠冠裳。歌成喜有清風在,醉后何妨古道長。欲謝次公慚不盡,便須揮翰寫甘棠。
重游東華。 山色層層翠欲流,乘風獨上萬峰頭。花當二月已如此,人過十年才一游。地僻便知為太古,民淳還幸際西周。怪來眼界無留礙,北望長安是帝州。
建寧滕侍御招游南郭草亭。 舟系西城河岸側,人游南郭草亭中。歌聲到耳鳥呼雨,春色過橋花逐風。命酒賦詩良會合,憂君愛國此心同。清時莫作巢由計,早策花間御史驄。
楊州贈別薛助教先生。 千里同舟一月寬,維揚此別兩情難。篷窗明日不相見,杯酒今朝休放乾。綵服羨君堂下舞,白云嗟我客邊看。鐘山山色濃如許,盡屬清閒自在官。
送吾閩薛助教移官南監養母。 萬里慈闈江水南,孤兒云望思何堪。官居國學曾無幾,疏述烏情巳再三。紫陌風埃歸里凈,白魚春浪夢中甘。不知溫趙何為者,地下聞風也合慚。
挽三山強克謙太守。 瓜州人去馬蕭蕭,計到金臺淚欲飄。銅虎有符猶未合,玉樓無記卻先招。典刑缺失鄉邦瘁,賢哲凋零士氣消。老眼摩挲向南望,海天空闊正寥寥。
酬伍時清過譽小兒。 五色湘云半幅裁,塵襟病眼一時開。情如江上初生水,清逼窗前旋放梅。老拙愧無經世學,豚兒安有過人才。昨宵賴得東風力,吹醒寒爐欲死灰。
次楊恒叔無題原倡倒用李商隱韻。 覆雨翻云少定蹤,寸心空系景陽鐘。只緣路有云霄隔,豈是天無雨露濃。秋水簾深浮翡翠,西風帳小冷芙蓉??蓱z半夜相思夢,不到君門第九重。
京中送舉人劉汝敬省母。 轉眼南宮較藝時,匆匆何事負佳期。芙蓉不怨開花晚,烏鳥寧忘反哺私。淚被天風吹作雨,愁因柳路織成絲。我心亦似君心切,況在天涯賦此詩。
使天津舟中謾興。 裊裊東風入鬢絲,奚奴隨處可收詩。江山好景誰爭得,花鳥深愁我獨知。老去不須營世計,病來祗合問良醫。俸錢買得溪翁酒,醉倒篷窗也不知。
挽卷為古田鄭先生作。 萬里天涯客,歸奔亦可憐。摩挲新淚眼,指點舊山川。狐兔眠孤冢,音容隔九泉。如何江樹上,夜夜有啼鵑。
送節推曾良忠之蒼梧。 天涯歧路別,何處是蒼梧。梅嶺蠻煙凈,藤江月色孤。獄清閑狴犴,波靜息天吳。莫嘆炎方遠,乾坤亦版圖。
舟中偶成。 客途逢四月,歸艇破江煙。行柳青隨路,孤蟾白滿川。滄波雙眼里,往事一燈前。愛酒酬佳節,囊中少俸錢。
揭陽道中 其二。 太守行春到揭陽,村村男女事耕桑。道?野老無拘束,笑指官家馬足忙。
月夜聞琵琶聲有感。 悲悲切切復凄凄,況是昭君怨里詞。安得西風加著力,一宵吹送漢宮知。
同寅李獻吉西齋落成次韻。 清論西軒里,相忘白晝長。鳥聲隨樹轉,燕口帶泥香。酒盡詩留壁,窗虛月滿床。君家好見弟,何地不傳芳。
次赤城奉寄諸寅長。 驅馳窮北地,卻見極南人。自誓勞王事,誰能顧此身。風沙時帶惡,戎馬日為鄰。若問歸時候,長安三月春。
端午請賴益謙不至詩以扣之。 異國萍逢跡,憐君寄柏林。風光端午日,故舊百年心。杯泛菖蒲玉,盤堆角黍金。問君何故者,咫尺不相尋。
書懷。 客中羞對鏡,老去動悲驚。白發雖公道,流光也薄情。名虛何足尚,命拙不須評。無限心頭事,良工寫不成。
送同寅楊秀夫使涼州。 使節指涼州,都門八月秋。風沙迷塞雁,刁斗接邊樓。料理君馀事,憑陵虜伐謀。歸朝告天子,功業鼎彝收。
通州秋夜與進士馮子佩言別。 分館幸比鄰,情緣道義親??蓱z今夕酒,俱是異鄉人。砧急驚秋老,窗虛見月新。人生不百歲,況乃別離頻。
登來熏樓。 絕頂南山上,斯樓亦壯哉!群峰排戟立,一水抱城來。地利雖云險,人心未可猜。若非得良牧,劍閣也罹災。
桐廬會鄉同年陳大尹。 同榜題名二十年,東西蹤跡兩茫然。桐江幸與先生會,花縣爭傳大尹賢。豺虎聞風咸斂跡,荒蕪得雨盡成田。朝家正有旌賢詔,薦疏行看到日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