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大梁題撫院壁。 祇役初紆覽,茲方信巨藩。詞人在梁苑,俠客近夷門。水勢神河奠,花枝岳樹繁。兩京聯絡處,何以固中原。
題峴山濟公房。 禪榻澄湖上,山光似鏡中。疏鐘搖落葉,細雨帶秋蟲。峰竹虛窗映,爐香別院通。何期碧云合,一酌對休公。
寄華鴻山學士。 知君謝朝謁,山水賦尤工。才邁雕龍客,心齊失馬翁。煙霞留戶內,花竹隱墻東。莫道風流意,如今異洛中。
晚過施子。 霽景開芳宴,樽前落晚霞。蟬聲經雨斷,鳥道入風斜。幽徑過求仲,青山近謝家。相看江上客,共惜九秋花。
自瑞洪溯江入信州。 暫得辭文牒,虛窗畫舫開。江趨鄱口落,山向信州來。接樹迷帆入,殘鶯喚夢回。無人共登眺,翹首越王臺。
九日登高。 楚洲寒意動,忽感授衣天。白雁投斜日,黃花隱暮煙。秋殘風雨后,鬢改滯留年。鄉思東籬畔,江流為我傳。
紫薇宮行祈祝禮。 行趨紫薇闕,儼是北辰居。灝氣通王屋,玄風徹禁廬。神祇猶望幸,云雨為前驅。將命叨成禮,端章扣玉虛。
過古寨口。 女蘿垂壁翠屏開,水落空營雨滴苔。征客漫愁城路濕,蜀山返照向關來。
山中立夏即事。 一樽開首夏,獨對落花飛。幽僻還聞鳥,清和未換衣。綠幃槐影合,香飯藥苗肥。盡日柴關啟,蠶家過客稀。
舟行雜詩三首 其二。 昨攬荊州莽,今宿文陽陂。遙天收密雨,平隰茂春荑。分泉臨渡咽,愁云出岫離。載彈山水曲,坐結孤弦悲。
荊州雜詩七首 其二。 霜風初應候,蘭芷澹無滋。暮心依澤渚,曉駕阻江歧。地迥連山渺,天長絕雁遲。蒼梧望君處,挾瑟應靈妃。
游南岳二首 其一。 萬里清秋望楚疆,郢中潛邸協靈昌。形連交桂炎荒外,星應璣衡北極傍。岳郡自憐依寶地,帝鄉獨似近龍光。寧知往代浮湘客,江畔離居怨碧芳。
舟行雜詩三首 其一。 華候熙春陽,客行夐已久。林驚囀月鶯,岸密稍云柳。徂心度停淵,蓬顏照光藪。幸采韻音多,歌風盡杯酒。
荊州雜詩七首 其三。 迢遙樂平境,寥泬瀟湘空。日月光相照,蘭椒氣未窮。大招三楚內,余怨九秋中。微有懷忠賦,誰當繼國風?雨氣余三峽,云彩藏孤臺。雕旗傃暮野,綺席揮春杯。神仙度影盡,年歲浮心摧。噭噭巴猿響,疑為楚王哀。君門今闃寂,佳人寧再來?巉巖蒙山路,威紆澗嶺斜。池光疑秋月,泉蕊代春華。寒溪聚瑤葉,淺徑縈金沙。灑然坐相望,高亭流水霞。
送陳郎中出守廣州。 戀別南州守,聊為越客吟。三江看雁盡,五嶺入云深。風氣通蠻落,人煙接海陰。炎方將帝命,并切飲冰心。
觀音山閣。 沙畔石縱橫,回流向玉京。游人望遠至,高閣幾年成。落檻青山色,邊江細雨聲。乘舟何處客,正及海潮平。
報恩寺塔。 寶塔中天構,君王奠鎬年。皇圖香界合,海氣鳳樓懸。萬嶺開江左,千門倚日邊。南山留作鎮,長見法輪圓。
安陵春夕。 乘舟竟綿澤,弭楫次齊關。默聽喧春鳥,晴看疊暮山。曲洲饒秀樹,別渚聚芳菅。他鄉時已茂,游人殊未還。
即事貽儀部皇甫員外。 三稔別知己,一言殊未申。誰謂同京邑,猶復阻風神。松云含夙露,花日映游塵。西曹有嘉樹,悵隔南宮春。
和皇甫子循送兄赴浙中。 共向青門餞,誰為棠枤歌。與君零落后,仍苦別離多。鴻雁分歧路,風波溯曲河。傳詩惠連日,莫不寄羊何。
退食園亭效韋刺史。 崇朝署字罷,退食坐園廬。春草階下歇,夏花樹底疏。推窗玩幽鳥,汲水灌嘉蔬。即此為邦處,亦似北山居。
初上讀書樓。 一倚層樓上,風煙自曲阿。山晴俱入牖,月濕迥臨河。散帙流螢落,吟秋早雁過。無端見鄉樹,卻憶別年多。
烏戍唐氏林亭。 訪舊烏溪畔,空林別戍閑。鑿池通暗水,移石壘高山。微雨秋云后,疏花夕照間。平生愛幽寂,于此欲忘還。
荊州雜詩七首 其四。 三楚多秀士,善劍復閑辭。陪鑾一柱觀,解佩七星池。芳流戲綠芷,平路結青驪。時進雄風賦,還承暮雨詞。弦歌未解已,原野動旌旗。秦師帶百萬,吳國安危。夷陵既已毀,鄢城詎能支。在昔承歡豫,聯組蔭光儀。一朝陷兵氣,王室忽如遺。至今嗟百士,如何勿三思。
發錦官后江行紀興。 春林綠縟午云稠,萬里歸人下益州。桃雨正看相逐去,鵑啼從此不須愁。輕舟迅速沿中溜,勝地經過即上游。計日峽東葭菼外,水天一色接江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