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居感興二十首 其三。 萬化有根蒂,浮生昧樞機。實存花自落,秋老葉還飛。天君息息中,內顧安可違。支離蔽浮沉,六籍無光輝。那知六合大,關系一念微。塵氛凈除掃,收拾命根歸。
重游虎跑寺二首 其二。 駿骨從來不受羈,蹉跎真愧燭幾遲。松風尚憶吹殘夢,泉影還看弄碧漪。澗鳥靜聽游子語,林僧爭乞老夫詩。摩挲松徑尋碑跡,卻憶東坡撫掌時。
贈別石齋先生二首 其二。 日日江門弄釣絲,清閒到老亦何辭。風波薄暮看投楫,裘葛無心祇順時。身世頻頻催白日,文星恰恰照南陲。一樽相送情難盡,手擘輕紅餞荔枝。
新春試筆四首。 執筆向初春,年華逐筆新。陽光舞疏雪,爆竹鬧比鄰。鐵畫誅窮鬼,云章想至人。淋漓揮墨汁,誰道解通神。
游陳山遇雨。 軋軋肩輿冒曉寒,霏微空翠濕層巒。山經宿雨偏堪愛,樹帶飛云更耐看。睥睨西環城廓小,煙波南去海天寬。陰晴未定天公意,錯訝神龍洗酒壇。
望羅浮五首 其五。 岷峨一脈走南離,大庾回旋有此奇。地設天留空甲子,云蒸霧擁到今時。畫難著筆端何語,眼總如星可盡窺?;厥阻F橋忘舊路,秋光無限只題詩。
贈石齋先生十首 其九。 南海千年話,青天一道巾。離言貪月白,秋思入江深。赤手看經濟,明時愧陸沈。白云閑宇宙,去住本無心。
贈石齋先生十首 其三。 三年留絮酒,不到一峰墳。老淚空緣夢,遺碑未有文??胺庖纱四梗l為達明君。今日先生往,能無感激人。
次韻內翰劉可大贈別。 道眼看來透幾層,斯文未語意先承。詩傳肺腑慚康節,病對膏盲得子陵。交誼話深連日雨,旅懷書破幾宵燈。醫人醫國吾何敢,自笑從前三折肱。
郯城任侍御東莊八景 其八 槐院鳴琴。 兩株黃間一株青,任氏三槐又此庭。雷雨幾番添秀氣,絲桐聊爾寫心經。濃陰匝地蟬聲細,翠色浮煙鶴夢醒。能使智愚心盡死,指頭宮徵最分明。
壽三原王冢宰。 扶植斯文最有功,誰教大老老關中。春延鶴算應無極,天駐仙顏老更童。萬姓每思文彥博,三邊猶憚寇萊公。千鈞何處逢烏獲,吟望青山話未窮。
贈方純吉進士尹平陽。 眼運尋常欲倒床,扶衰餞子更稱觴。筆端未點無生話,酒面先浮蘇合香。天上朗星明浙水,手中花柳隘平陽。簿書莫廢橫琴樂,看續扶溝舊日□。
將出京留別諸明公次屠亞卿元勛先生見贈韻三首 其一。 長笑江都老一儒,西京應不乏師模。春風只眼還荊楚,襄漢澄源異鑒湖。醴酒敢期今日設,莼羹寧患此時無。分攜多謝諸朝貴,借譽無鹽過子都。
秋興次杜工部韻八首 其八。 詩尋老步更逶迤,野菊秋含十頃陂。鳩杖沖寒扶短履,酒杯和露滴南枝。煙浮木榻香風細,影落松梢日色移。何處歸來深閉閤,坐窮清晝一簾垂。
過鉛山有懷韓介之 其一。 掩亂溪云感我思,鵝湖山下雨來時。九原一去無消息,何處逢人問介之。
謁徐孺子次石齋韻三首 其三。 到處耕庸亦不悲,巢棲穴處尚諳時。三秋異卉終難好,一柱頹波別有裨。當寧疊能崇禮數,四山元亦托心知。生芻迢遞來今日,一瓣名香孺子祠。
下邳。 篇詩曾記詠留侯,二十年來亦浪游。黃石老人今在否,北風吹我過邳州。
祭酒謝芳石先生祖母獲旌門喜 其五。 誰道君門萬里遙,君恩寸尺也難消。非緣截發天無二,安得旌門詔有條。節義昭彰孫子職,綱常扶植圣明朝。貞嫠自古皆無為,九死何心向紫霄。
贈周仲鳴進士四首 其四。 斯文曾未識荊州,多少明珠惜暗投。畫舫莫隨流水去,白云多被好山留。掃除俗慮新茅筆,披過寒冬老布裘。未了乾坤男子事,幾宜擔負幾宜休。
返照。 返照千林酒一卮,晚山剛對弄雛時。眼中觸處成真樂,身外浮名總不知。元亮貧來還乞食,堯夫老去只游嬉。行云流水無窮意,老樹精應不作疑。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其十 懷古。 瓶空無貯粟,松菊在名園。秫酒澆時變,烏巾到老存。北窗元自在,三徑絕煩喧。一任兒曹懶,清風自掃門。
別杭州承任侍御餞別送至北新關。 陽春襟度變霜臺,十日杭城幾往來。扶善看公伸赤手,有容當世豈無才。畫前易卻須參透,刪后詩真費剪裁。晚雨關頭遠相送。百年懷抱一時開。
改建武侯廟開基宿隆中。 責任吾儕不可逃,丁寧先筑此基牢。人龍二表開心膽,盤谷千年蔽野蒿。吼虎忽聞山口震,夜窗流照月兒高。武侯祠宇間關在,招手襄陽幾俊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