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悔。 前世何知后世長,老年合悔少年狂。即今安在凌煙閣,畢竟無非審雨堂。腳底東西南北路,樽前三萬六千場。謫仙落魄人誰識,終許詩名死后香。
甲申元日。 春光幾度九十日,人壽都盧一百年。老圃地寬花富貴,醉鄉天闊酒神仙。誰能晚節消閒福,時喜新詩得警聯。曉色欲紅拜元造,爐熏一炷鵲聲前。
后天易吟三十首 其十六。 細玩文王卦,如何法地方。田從一井起,鄉遂及要荒。
寄劉伯宜南昌。 西浙東江昔袂分,洪都湓浦忽相聞。才看陶令門前柳,卻憶滕王閣上云。何處魚蠻能避役,無邊鯨海尚行軍。詩書胸次堪籌國,定不專憑柱后文。
題答祿章瑞凈香亭。 □□成都府治元帥堂,綠竹含籜新出墻。今古詩人第一□,幕屬工部員外部?!酢酢蹙崎?,主賓遨晚涼。上句雨洗娟娟凈,一掃人間塵土黃。下句赫破嚴武膽,解道風吹細細看。竹凈易見香難說,此□撩天鼻孔長。我知橫溪□□□,□□少陵先生鼻。不徒□此君之佳色,又能識此君至清之□。然則是又不徒識此君之清氣,而能識此君之真味,識此君之深意者歟。下一轉語參此禪,敢問竹香云何細而細。
送呂主簿還任永豐。 吾友陸太初,擢第歲丙辰。同舟下歙灘,群英對楓宸。于時程訥相,中書秉洪鈞。拔我魏靜翁,丞郎廁朝紳。明年去其位,出使洞庭濱。回也實同行,兩見桃源春。己未入江險,鄂城飛戰塵。近歲亡國相,再造夸庚申。金陵留舉子,始獲識偉人。公年二十三,太初之館賓?;啬耆?,太初之鄉鄉。四十六載別,世事難具陳。后歲公七袠,明年我八旬。雪髯對舉酒,談詩如有神。健筆涸湖海,便腹羅星辰。匪玉亦匪珠,自有席上珍。近世澆薄俗,百偽無一真。二老舉措間,復還天地淳。醉鄉辟坦途,永無荊與榛。傍觀果孰識,無懷葛天民。一邑主簿領,內省忘屈伸。歸隱匡廬峰,寄雁或可頻。
驟雨。 道妙無生有,神凝氣孕形。為誰膏草木,何物起雷霆。本質端能受,元功同獨靈。老夫已枯槁,衰白肯新青。
寄集賢閻子靜學士。 新年七十一衰翁,此道心知萬折東。名位集賢唐學士,文章內相陸宣公。兩朝綸綍傾前古,四海紳緌立下風。手把一枝梅欲寄,江南歲暮待春鴻。
袁興國挽詞二首。 所化神如在,名高志未伸。文章坡老筆,豐度華陽巾。愷悌州符屢,旬宣閫畫頻。鼎臺袖吾手,覆餗彼何人。
離婺源過古薦注口張村三渡遂登五嶺。 臥聞鄰客曉先發,亦束寢衣辭旅榻。急雨頓止風稍動,空山微涼路不滑。溪流向西吾適東,舟渡者三更橫縱。人心最險天自易,左路欲窮須右通。蠶放三眠大麥熟,含桃爛紅豌豆綠。野次思之不可致,七日菜食市無肉。南山之北歸去來,摘菊剪韭手所栽。說詩命酒花當開,焉用舍是登崔嵬。
葺圃。 山水清音屢見招,經丘尋壑尚逍遙。宅門南北雙桐木,籬徑高低萬菊苗。特創小亭觀蘚石,待穿枯沼架茅橋。忽思萬事皆虛幻,何苦空將百慮焦。
題張明府清風堂三首。 素紈搖月坐高堂,病暍應無困道傍。好倩豐隆吹火傘,人間各受一襟涼。
春晚雜興十二首 其五。 漫浪桐江一把麾,往來今積十年詩。次山自序舂陵集,豈望夔州杜二知。
留題槃隱高士王子由書齋。 萬宇橫陳碧瓦齊,濃嵐淡靄總詩題。隔江煙樹窗中細,過海風檣檻外低。琴僅可弦星半缺,壁應欲畫雪新泥。南華臥讀兩三卷,猶喜晴檐日未西。
留丹陽三日苦寒戲為短歌。 自從書云入嘉平,一月間無三日晴。大雪二十五六日,漫天塞地冰崢嶸。吳江渡橋意頗快,呂城爭堰心還驚。丹陽古縣暮落牽,凍人俗死無人行。夜投孤店風更緊,燃草不煙燈滅影。北人下馬驚相問,自古江南無此冷。求薪不可炭更難,仆御告餒衾禂單。我生南土六十二,自古江南無此寒。臥不脫衣袍帶斷,濕靴破襪泥袴綻。焉得閨人呵手縫,可向誰家借針線。船路不通驛路泥,田家閉戶如雞棲。推車荷擔喚不去,寧煨藁秸烹糠粞??梢晕叶挡蝗?,乾坤浩蕩歲云暮。豈無擁爐畫灰處,焉用遑遑問征路。
三月初五日孟君復王元俞治中十人同會分韻得。 春光九十日,半為風雨欺。人生一百年,懷抱無好時。茲辰復何辰,晴煙霏柳絲。佳友可我意,閒愁忽如遺。座客有十人,十人皆能詩。景色既已妍,談笑無相疑。酌酒不計數,惟醉以為期。鬮韻有險易,鶴頭側復垂。上巳后二日,此會竟大奇。芥蒂死生間,吾嘗笑羲之。王侯宰槐國,蟻身不自知。顧此一夢耳,不飲庸非癡。
次韻僧自文見贈四首 其三。 空庭風捲葉,壞廡雨淋碑。起廢須成廈,占孚預擊蓍。紅樓追曩集,碧落待誰詩。非有鉤牽□,□□亦未知。
感事。 直道難容世,深言易絕交。但稱司馬好,勿解子云嘲。彼自盟黃棘,吾寧藉白茅。一竿至清水,歸去老江郊。
寄題濟南蔣氏務本堂。 人生真樂在田廬,幾頃膏腴幾卷書。遴選友朋研簡冊,撫存僮仆課犁耡。紫荊一樹永無恙,丹桂五枝應有余。孝弟儉勤植根柢,時聞佳氣又充閭。
贈筆工楊日新。 黃鐘九寸裁為律,六呂六律相配匹。嶰谷參差十二筒,猗管城子從此出。上古蒼頡初制字,后人蒙恬始造筆。吳云不律燕云弗,韻書又以律為聿。曰方曰冊刀削之,削之筆之作以述。析竹蘸墨絲其端,龍圖龜書就篇帙。秋兔拔毛號毛潁,愈奇愈巧愈精密。修管執之以為柄,短管竅之以為室。其實不過一毫端,良工于此有神術。鋒但欲齊忌太尖,翠羽鼠須俱不必。老夫平生學歐顏,晚脫場屋涂注乙。著書棄筆如丘山,使年將及三萬日。眼花尚能寫蠅頭,筆不如意輒怒叱。江淮筆工千百家,孰甲孰乙我所悉。雞距散卓楊日新,不落第二亦第一。
擬詠貧士七首 其二。 生不逢堯舜,夜歌齊國門。短布適至骭,顧此何足言。得無慕反坫,頗欲致飽溫。區區霸者佐,治躬乏本原。易地可禹稷,獨許陋巷顏。管卑況彼寧,人品當爾論。
三月二十九夜二更杭火焚花巷壽安坊至四月一。 傾國傾城夸美色,千金萬金供首飾。武林城中花巷名,紹興年前人未識。亮死瓜洲再講和,巷名一為栽花窠。象珠翠玳玉笄外,紫紫紅紅裁綺羅。是時永嘉有佳士,嘆嗟花巷名太侈。繁華漸盛古樸衰,書謂鄉人非美事。誰知驁集一朝非,婦鬟女髻彌芳菲。冠梳簪珥向曉賣,百偽一真無關譏。戊戌年冬十月十,爇此阛闠成瓦礫。豈料郁攸再作崇,庚子春殘小盡日。一十六度蓂莢新,兩見焦頭花巷人。買賣假花牟百利,坐此得罪于神明。君不見九重一言軒輊易,頭白紛紛無忌諱。人人一朵牡丹春,四海太平呼萬歲。
十九日斬賊十二人始明正典刑。 兵興欲兩旬,三載氣初伸。汝既甘從賊,官非樂殺人。早知膏白刃,何忍效黃巾。拙速無奇策,登城悉市民。
四月十二日飲陸君用見山堂。 硯幾書床茂樹間,花深竹密地寬閒。綠陰正是濃時節,遮盡人家只見山。
追和東坡先生親筆陳季常見過三首 其三。 我嘗過黃州,故國聳喬木。半山歌元豐,此老蝸角縮。及至紹圣初,嶺海謫坡谷。人生歸去來,破鐺煮黃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