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歸 其二。 荷花香里白鷗飛,綠樹濃陰拂石磯。一枕清風長夏簟,云邊何日釣船歸。
連旬大雪 其二。 平施翠壑與丹崖,風磴云門處處埋。直待東風花盡發,卻尋布襪踏青鞋。
送翟御史僉山北憲。 北京開臬府,持節肅群工。寵甚郎官幕,威仍御史驄。承恩方踖踖,辭闕去匆匆。紫氣榆關外,朱轓瀚海東。霜寒翻鷙鳥,云影送冥鴻。觀省窮遼水,從容問國風。宸衷推惻隱,廟議動昭融。已覺皇威布,常令主澤通。邊烽無野戰,物色屢年豐。善政應除弊,貞心獨秉忠。祀朝依碣石,賓日候王宮。處處謳歌起,家家樂事同。勛名宜立致,簪紱會登崇。更草匡時疏,慇勤達帝聰。
吳原廟龍津亭。 龍德為天用,神功發地靈。風行千里雨,氣合兩池星。肸蚃通幽閟,昭融接混冥。朝廷崇祀典,郡國載圖經。闔辟乾坤大,高深海岳寧。祈禳端有自,黍稷肅惟馨。古廟丹青畫,威顏土木形。紅塵生澒洞,碧瓦見飄零。野甸寒蕪白,高原老樹青。江山馀勝概,黨術有津亭。望遠云三島,憑虛屋四楹。衣冠存古制,翰墨表儀形。珠浦光仍復,綃人織未停。遠孫來拜俯,遺事系瞻聽。志已期增飾,誰能與勒銘。南陽吾獨臥,西嶺亦高扃。不作南巖夢,難招楚澤醒。題詩寄寥廓,感慨在郊坰。
青宮受寶朝賀日次韻 其一。 百年文物際重熙,麗日祥云晝刻遲。上相傳宣催草詔,看君落筆玉堂時。
先子講道濂溪書院今四十馀年 其二。 江頭風月夜蕭蕭,旅館寒燈共寂寥。三月病來忘肉味,九天清夜聽簫韶。
蔡氏藏先世誥敕。 無復前朝舊典型,百年文物盡凋零。蔡家孫子風流在,愛惜黃麻似六經。
天臺玉漢橋道院八詠 其一 玉溪橋。 玉溪浮采鹢,金鎖貫晴虹。自是知津者,能成利涉功。
講儀。 山城馬足動紅塵,雜沓晨趨服色新。綿蕞草儀誰所具,傷心半是大廷臣。
詩莊。 詩人自昔身多窮,云是身窮詩乃工。太白飄零一杯酒,杜陵茅屋隨秋風。君莊采菽不盈掬,僅有新詩千萬幅。饑來一字不堪煮,猶是逢人索珠玉。年少執戟稱衛郎,軟裘快馬雙明珰。驅馳玉事出奉詔,西拂弱水東扶桑。龍光南去沖牛斗,含香曾到扶胥口。云邊曉掛洞庭帆,花時夜醉長沙酒。人間曾見墨淋漓,當時采筆生光輝。千金散盡不自惜,囊中惟喜有新詩。嗟予豈是能吟者,秋月春花渾漫寫。故園菊松已荒蕪,兩鬢蕭蕭雪盈把。君不見相如作賦家四壁,子云草玄宅一區。君莊風月固有馀,不知身世貧何如。
恒德齋為開府明良公作 其五。 侃侃聞孫,靖共在位。式謹爾常,以贊天子。
禮樂 其二。 倫紀無章古道昏,哇聲亂耳詎堪論。千年不睹真儒效,空憶河間禮樂存。
中秋對月口號 其三。 豫章城頭百尺樓,三年明鏡炤人愁。五老峰前秋色里,寸心折盡大刀頭。
明良詩 其六。 侃侃開府,尚德象賢。承厥父祖,佛時仔肩。
慶原堂詩為萍鄉劉氏作 其二。 雄虎之臺,郁郁丘土。其伏未耀,本干深固。
高氏新構大行書院。 嵯峨大行東,陵麓正延廣。池河發芳滋,耕鑿樂膏壤。之子慎素履,義路思獨往。黌宮宅幽貞,神宇肅弘敞。空翠在庭戶,嘉木日以長。薦豆不違矩,奠席歘來享。童冠列春服,歌弦發清響。古學貴得師,景行屬高仰。車馬遠可致,山水良足賞。焉得掛朝衣,為爾息塵鞅。
極高明亭詩為曾以敬作 其七。 知崇效天,禮卑法地。成性之存,內外交致。
壽寧堂詩為冀寧耿氏作 其七。 既曰壽只,實在寧只。夙夜凊溫,庶其敬止。
中秋對月口號 其二。 靜聽新人笑語聲,天寒翠袖若為情。舉頭不辨山河影,坐看兒童斗眼明。
水芙蓉。 絳綃新制舞衣裳,翠蓋亭亭度晚香。祇恐君王恩易改,夜深風露不勝涼。
出湖。 鴻雁聲低日己晡,扁舟渺渺出平湖。何時卻為鱸魚膾,寫作寒江獨釣圖。
慶原堂詩為萍鄉劉氏作 其一。 惟楚萍鄉,邑里有堂??埼魟⑹?,肇基于唐。
送丑時中安陸知府。 烝庶日凋敝,久貽宵旰憂。中原有斗格,陋室仍誅求。又聞大河奔,無復桑田收。群情自嗷嗷,時論空悠悠。下詔選朝士,傳聲典方州。及茲數年來,令牧頗清修。皇帝威信布,膏澤亦下流。用副民社寄,庶答廊廟謀。君才已歷試,儒術素所優。寒露承冰壺,黃鐘播天球。楚郢古名邦,廛市接車舟。人多尚游販,野有良田疇。坐令書牒稀,行見瘡痍瘳。香凝棨戟靜,雨洽桑麻稠。問俗在撫摩,敷政尚懷柔。三年屢豐穰,五褲成歌謳。最書舉勞績,歸來奏宸旒。
集義齋詩為太行高氏作 其五。 浩然之生,實匪助長。天地之塞,吾體同量。
咸陽王功德詩 其十二。 久而彌孚,向義骎骎。錫貢無已,大賂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