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九靈先生四首。 挾海懷山謁紫宸,擬將忠孝報君親。忽從華表聞遼鶴,卻抱遺經泣魯麟。喪亂行藏心似鐵,蹉跎勛業鬢如銀。萬言椽筆今無用,閒向林泉紀逸民。
元旦寄朝真宮諸道侶。 窮陰殘臘喜全消,淑景新正覺倍饒。一氣挽春回厚軸,五云扶日麗層霄。媚時久厭銀幡巧,卜歲深期玉燭調。最愛群仙持絳節,朝真不憚九天遙。
靳公子。 中朝公子多才俊,瀟灑風塵獨靳侯。白雁久無天上信,黑貂漸敝雪中裘。虛堂簾影遲遲晝,別館燈光淡淡秋。到手深杯須劇飲,醉鄉消得古今愁。
九靈山房圖。 九靈別業何年到,聊作新圖寄所思。幽谷白云晴窈窕,高檐翠樹曉參差。輞川已入王維畫,韋曲仍傳杜甫詩。咫尺相望成萬里,臥游心事許誰知。
脫太師。 淮海重聞斧鉞臨,一時黎庶盡傾心。雷霆聲播天威遠,霖雨恩添帝澤深。暗室有蠅污白璧,明廷無象鑄黃金。風塵未息英雄死,坐對江山慨古今。
元夕。 燈火樓臺錦繡筵,誰家簫鼓夜喧闐?光移星斗天逾近,影倒山河月正圓。金鎖開關明似晝,銅壺傳漏迥如年。五云不奏《霓裳曲》,空使揚州望眼穿。
梅南道人讀易圖。 畫省歸來謝縉紳,傍梅觀易最清真。孤根下應先天氣,太極中含大地春。傲睨乾坤雙老眼,婆娑香影一吟身。歲寒莫問調羹事,且作耆英會里人。
題昌國普陀寺二首 其一。 神鰲屹立戴崔嵬,俯瞰滄溟水一杯。積翠自天開罨畫,布金隨地起樓臺。祈靈漢使乘槎到,傳法胡僧折葦來。若使祖龍知勝概,豈應驅石訪蓬萊。
秋夜宿定水寺天香閣有懷見心長老。 寂寂雙峰映澗流,重來托宿敞云樓。窗涵虛白三更月,簾捲空青一色秋。頗有高情酬勝賞,可無奇句入冥搜。天風開遍巖前桂,誰為烝香寄澹游。
哭陣亡仲兄烈瞻萬戶。 獨騎鐵馬突重圍,斬將搴旗疾似飛。金虎分符開幕府,玉龍橫劍衛邦畿。委身殉國心方盡,裹骨還鄉愿竟違。病臥滄江憐弱弟,看云徒有淚沾衣。
奉懷先師豫章周孝思先生。 先生有道負清時,經濟何由見設施。白水青山聊自適,光風霽月復誰知。出塵標格三株樹,瑞世文章五色芝。鳴鳳不聞人亦去,生芻一束起遐思。
兵后還武昌二首 其一。 避亂移家大海隈,楚云湘月首頻回。歸期實誤王孫草,遠信虛憑驛使梅。天地無情時屢改,江山有待我重來。白頭哀怨知多少,欲賦慚無庾信才。
題太守兄遺藁后二首 其二。 黑風吹海浪如山,獨跨長鯨去不還。身世云煙游物外,文章奎壁照人間。彤庭朝朔雙鳧遠,綠野行春五馬閒。老我急難馀淚在,一回撫卷一潺湲。
夢得先妣墓。 慈顏幽翳杳難知,風雪孤村遍訪之。極浦空江泥滑滑,荒岡斷壟冢累累。那知恍惚魂歸夜,正是呼號淚盡時。孝格皇天吾豈敢,聊同烏鳥報恩私。
逃禪室臥病有懷故鄉柬諸友生。 謀生失計倍凄涼,扶病將歸自激昂。那得金丹生羽翼,只將鐵石作肝腸。日長獨臥維摩室,歲晚全荒陸氏莊。幸際諸公各當道,應思孤客久迷方。
贈李全真。 玄元孫子玄都客,汗漫長游宇宙間。黃鶴白云迷鄂渚,青牛紫氣滿函關。袖中寶劍雌雄合,鼎內金丹大小還。不見吹笙王子晉,秋來幾度候緱山。
送貝惟學武昌省親復還吳淞。 黃鶴磯頭捲雪濤,孝廉舟穩載時髦。故廬先壟歸心切,慈母難兄別思勞。千里莼羹宜具饌,三秋菊酒稱題糕。到家正及登高會,瀟灑誰同白苧袍。
巽江草堂。 巽山環拱巽波涵,瀟灑茅堂在蔚藍。明月倒懸天上下,清風遠播地東南。尋盟鷗鷺閒情適,坐鎮魚龍老氣酣。最愛行藏兼吏隱,詩成應擬百花潭。
樊口隱居。 萬里云霄斂翼回,掛冠高臥大江隈。春深門巷先生柳,雪后園林處士梅。翠擁樊山邀杖屨,綠浮漢水映尊罍。誰能領取坡仙鶴,月下吹簫共往來。
九曲山房。 九曲園亭結構牢,畫圖誰為重揮毫。蛟虬起陸巖巒秀,風雨號空樹木高。五夜神光通岳氣,三秋明月薦溪毛。瀧岡墓表情何極,手把杯棬淚滿袍。
送定海許縣丞。 蛟門佐邑滿,南去候庭闈。雨露隨花綬,云霞避綵衣。賢聲今已著,色養舊無違。萬里滄溟月,清秋作伴歸。
題宋貢士袁庸死節傳后。 始獲鄉闈薦,俄驚國阼傾。丹心回日馭,赤手抗天兵。自可敦衰薄,何煩較死生。文山嘉傳在,端合附高名。
題風雨歸舟圖。 昔向滄浪吊獨醒,中流風雨正揚舲。江空風卷潮頭白,野曠云迷峴首青。掛席正思遺佩浦,推篷已過濯纓亭。襄陽耆舊今安在,撫幾長歌對畫屏。
挽唐都事。 十年滄海上,辛苦贊戎機。帷幄籌雖在,轅門事已非。黃金從百鍊,白璧竟全歸。生死俱無憾,千秋仰德輝。
挽繆將軍。 大將捐公館,哀音徹帝廷。殞星芒角赤,馭日簡編青。禮賻膺天眷,佳城獲地靈。唯馀馮異樹,寂寞倚園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