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平泊舟。 客舟系纜柳陰旁,湖影侵篷夜氣涼。萬頃波光搖月碎,一天風露藕花香。
別徐敬菊。 契闊又兩載,光陰一擲梭。祗因離別久,不覺語言多。安得長留此,其如欲去何。詩盟終未冷,早晚更相過。
登寶林塔。 屹立浮圖可摘星,吟邊喜與客同登。闌干六曲又六曲,梯級一層又一層。極目江山無障礙,著身霄漢欲飛騰。雁來疑是題名處,拂試殘碑問寺僧。
春雨詞。 檐聲滴碎玉闌干,開盡梨花亦懶看。燕子不歸人寂寞,深深宮殿鎖春寒。
論詩。 三百余篇豈苦思,個中妙處少人知?;[鳴機動何容力,才涉推敲不是詩。
明皇楊妃圖。 君王擁袖倚嬌容,指法相同曲亦同。料想馬嵬千古恨,當年已寓笛聲中。
梅菊。 菊清獨占風霜骨,梅白偏宜雪月天。晉宋后來愛花者,豈無靖節與逋仙。
寒夜呈梅深。 空齊對孤客,寂寞似僧家。爐冷頻燒葉,燈昏不吐花。夜長添睡思,歲晚憶年華。吟倦推窗坐,梅檐月未斜。
故國有懷呈任子宏提舉。 十年不作還家夢,荒草深深鎖行扉。無主落花隨水去,有情滂鳥勸人歸。儒冠寥落風流減,客路凄涼故舊稀。何日攜琴賦歸去,踏云自采故山薇。
擬古。 山中怪物變,草木自四時,秋水照短發,血氣日已衰。寒藤不知枯,青表上疏籬。繁陰縱有托,已迫風霜期。余生方自鄰,孤吟欲何為。
采菊。 籬東閑采菊,三徑碧苔深。曉露冷雙屐,秋風香一襟。餐英供小酌,嗅蕊伴清吟。會得悠然處,方知靖節心。
次鄭樸翁國正見寄。 云深紅日出林遲,晞發檐前力未衰。老愛歸田追靖節,狂思入海訪安期。春風巷陌楊花后,故國江山杜宇時,一種間愁無著處,倚窗重讀寄來詩。
明皇按樂圖。 一曲霓裳舞太真,誰知鼙鼓動胡塵。當時若按周姬樂,治世音中無亂人。
明妃。 一函香骨埋沙漠,魂魄多應繞漢庭。惟有春風知此恨,年年吹指草痕青。
春陰。 點滴檐聲濕徑云,翻階紅葉帶啼痕??舌徎ㄆ剂懵?,雨露雖多不是恩。
春夢。 銅匜艾納翠氤氳,六六屏山酒半醒。夢入中州看秦畫,春風吹亂玉梨云。
寄謝蔡松江路教。 一別豐標又一旬,尺書多荷寄殷勤。交游滿眼誰知憶,契闊心獨復憶君。蕙帳夢寒同夜月,松江人遠隔秋云。明朝便買扁舟去,來訪貞陽舊廣文。
和杜柳溪韻。 白發垂垂一老夫,年來漸覺世情疏。石床夢冷和云臥,茅屋燈殘共明居??椭梁畏临d魯酒,家貧涉及典唐書。羨君種柳清溪上。借我苔機學釣魚。
古意。 庭前有高樹,風撓無停枝。寒鴉噤不鳴,夜半環樹飛。托身未得所,三匝情依依。高飛犯霜露,低飛獨茅茨。乾坤豈不容,振羽將安之。徘徊戀明月,顧影徒傷悲。
暮春。 東風庭院夕陽天,恨綠愁紅又一年。春自要歸花自落,莫將芳事怨啼鵑。
觀史。 梧風蕭瑟雨初晴,涼入書堂夜氣清。耿耿蘭膏照千古,遲遲蓮漏轉三更。力於興廢應難助,氣為忠邪幾不平。掩卷長嗟方就枕,窗前咿喔又雞鳴。
過曹娥廟。 細雨滿山眉黛斂,怒濤千古哭聲寒。須知此廟關風教,莫作尋常神女看。
木芙蓉。 芙蓉一帶繞池塘,萬綠叢中簇艷妝。錯認園林春富貴,不知葉底有風霜。
上李承旨學士。 表表聲名動縉紳,金鑾奏事舊詞臣。胸中千古淵源學,天下十分端正人。猶記演綸依日月,行看聽履上星辰。枝南枝北云山異,何日摳衣拜后塵。
閨情效香奩體。 淚浣香腮粉未乾,相思成病怯春寒。此情欲向琵琶訴,整得琵琶又倦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