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砧并蟋蟀。 清夜蕭條玉漏沉,誰家月下搗寒砧。數聲到枕心應碎,況復階前蟋蟀吟。
過萊陽。 田橫島外水云長,萊子城邊百草芳。好鳥兩山啼不歇,清風一騎到萊陽。
曉渡孤山 其一。 峽口猿啼月影殘,滿林風露怯衣單。平明行盡山頭路,無數奇峰馬上看。
春夜。 夜深庭院寂無嘩,寶鴨香消燭影斜。倚遍欄干眠未得,幾枝寒月浸梨花。
詠雪和袁司訓韻。 片片縈風下九州,寒光應得映書樓。碧窗夜煮茶翻鼎,金帳春生酒滿甌。醉后謾成梁苑賦,興來須棹剡溪舟。百年猶說袁安事,高臥柴門興自優。
滋陽道中。 征車向曉出城東,驛路迢迢去不窮。茅屋近通顏子巷,云山遙護魯王宮。半溪衰柳清霜后,幾處鳴蟬落照中。鄉思不堪腸欲斷,汶河橋上數歸鴻。
登州游香巖寺。 梵王樓閣碧層層,杖屨緣巖試一登。牛島云開青嶂出,龍池風靜綠波澄。數株不老禪關柏,一盞長明佛窟燈。始覺浮生空系累,如何物外有閒僧。
兗城西郊晚眺。 鱗飆涼雨凈山阿,天迥川原萬象羅。翠擁龜蒙連岱岳,碧搖洸濟入淮河。不堪客里三秋暮,況復云邊一雁過。極目西郊歸路晚,馬蹄行遍夕陽多。
直河遇李大參自陜來。 昔別浐水潯,今逢直河口。間關十馀年,相看俱白首。
夜宿新安。 秋高夜氣清,露下涼風發。三老應未眠,吹簫弄明月。
趙村野望。 齊魯兩山斷,徐淮一水通。霽天秋色遠,楚塞度征鴻。
師家莊聞笛。 兩岸蛩聲切,前林笛韻清。鄉心與秋思,耿耿夢難成。
李白酒樓。 曾騎五花馬,山水恣遨游。一去無消息,空存舊酒樓。
渡口驛道中。 煙暝夕陽盡,投林倦鳥棲。誰家人搗練,驚起過河西。
良店即事。 寺隱喬林杪,舟橫古渡頭。柳間雙屬玉,飛下荻蘆洲。
開河夜行。 日落煙水暝,秋聲浦樹多。船頭聞犬吠,知己近開河。
褒城道中。 褒斜通蜀漢,百折擁岡巒。崖際戍樓出,山腰棧道盤。霜林萬葉盡,茅屋幾家殘。少憩雞頭石,猿啼落日寒。
登九龍山。 龍山高出魯城南,暇日登臨一駐驂。萬壑聲寒飛遠瀑,九峰云盡藹晴嵐。崇岡環抱先賢廟,小徑斜通古佛庵。喜有鄒人孟博士,相隨坐石縱清談。
詠白蓮。 石缸菡萏近春栽,朵朵含風向曉開。青鏡影中搖素彩,緣云堆里獻瓊杯。靈根豈自瑤池得,仙萼應從玉井來。最是清奇堪賞處,輕盈終不染纖埃。
登峴山絕頂。 岧峣大峴跨徐青,萬疊奇峰翠黛凝。山杏煙深才放蕊,碧溪春暖尚流冰。晴云漸覺山腰起,旭日遙從海底升。今日登臨興非淺,捫蘿直上最高層。
莒州道中。 盡日馳驅不憚勞,瑯琊陵谷半蓬蒿。囊沙洲畔云初起,咒虎臺前鳥自號。莒水東歸滄海闊,蒙山斜倚穆陵高。不堪滿目多遺事,馬上吟馀首重搔。
過許東魯先生舊宅。 寧陽郭內啼鶯處,共醉西樓憶往年。故宅重臨人已逝,遺風尚在世空傳。離披藥圃迷荒草,寂莫吟壇鎖夕煙。斜日東山重回首,汶河橋畔水潺湲。
江上晚行。 昨日淮西渡,今宵江上行。波明山月出,岸闊海潮生。渺渺孤帆影,寥寥一雁聲。羈懷耿不寐,況復寺鐘鳴。
南都題族侄小莊。 開軒向南圃,僻近大江頭。碧玉敲湘竹,綃囊破海榴。林喧聞鳥度,荇動見魚游。更是歡游處,蓮池蕩小舟。
夜經高郵湖。 入夜喜新霽,牽舟湖上行。林涵素月白,波蘸碧虛清。棲鳥飛還落,漁燈滅復明。風前聞戍鼓,渺渺見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