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達之畫江山秋晚圖二首 其二。 別來事事可名家,獨我空添兩鬢華。天際有山歸未得,遠峰休著淡云遮。
喬達之畫江山秋晚圖二首 其一。 遮日西來正暮秋,買魚沽酒醉船頭。如今見畫渾疑夢,知是南湖第幾洲。
早行圖。 萬山回合路紆縈,獨策羸驂款款行。卻憶麻源三谷里,畫橋攜酒聽溪聲。
舜舉畫棠梨練雀。 霜暈棠梨臉,風梳練雀翎。含毫心欲醉,開卷眼還醒。
寅夫惠教游鼓山四詩細讀如在屴崱杖屨間想像追和用堅重游之約四首 其二。 足力猶堪敵瘦筇,擬乘寺頂最高峰。杯吞東海一勺水,鞭起南湫久臥龍。佛界須臾三萬劫,神山杳靄幾千重。煩公更泚如椽筆,摹寫云天不盡容。
贈汪郎中。 此老今年八十三,江濱獨擅漢衣冠。文章銜袖龍蛇字,須發如霜虎豹顏。耆舊于今足塵土,典型留此重家山。醴牢略具高年禮,萬一神丹乞九還。
板橋午食。 縣郭二十里,板橋三五家。西風熟禾黍,陸地富桑麻。去歲遭洪水,高林帶舊槎。他鄉豈不好,無奈此生涯。
題許仲仁墨跡。 殘雪詞林退食時,小窗開卷鬢如絲。音傳正始誰同調?氣逼元和稍自持。文字不隨前輩盡,風流卻許后人知。霜清日冷梅花瘦,獨對爐熏看欲癡。
送戴道士住天臺。 君承恩命住天臺,萬壑千峰繞絳臺。門外霞川浮溟涬,杯中云海接蓬萊。時同野鶴看桃去,或領山猿采藥回。三十年前吾亦到,舊題應入白云堆。
送完顏總管赴平陽。 汾水西南古晉州,雙旌五馬漢諸侯。庭無坐吏官班重,地有遺民帝化留。荊樹春風誇列士,甘棠清蔭羨高秋。征騑莫嘆長安遠,回首朝陽是薊丘。
寄閻子靜唐靜卿二翰長。 故人天上近何如,白玉堂中足寶書。燭徹宮蓮三鼓后,露漙仙掌九秋初。江湖政共丹心老,魚雁全如綠鬢疏。西北闌干天咫尺,欲乘黃鶴卻躊躇。
眼前培塿足縈纏,去去瀛洲大洞天。一息南溟能幾月,再行東海定何年?
江淮巨浪千堆雪,榆柳中原萬里煙。解視歸裝還不俗,有詩曾酌瘴鄉泉。
寅夫示再登鼓山四詩仆雖不獲同游然來詩不可虛辱次韻奉謝且致歸班之餞 其二。 眼前培塿足縈纏,去去瀛洲大洞天。一息南溟能幾月,再行東海定何年?江淮巨浪千堆雪,榆柳中原萬里煙。解視歸裝還不俗,有詩曾酌瘴鄉泉。
次韻寅夫晚涼感事。 初夏微風作嫩涼,傷春一夜鬢毛蒼。紅芳寂歷午陰綠,白晝須臾晚照黃。濺淚露葵空滴滴,鎖愁煙柳自行行。絕憐熠耀倉庚羽,曾帶千門麗日光。
寅夫惠教游鼓山四詩細讀如在屴崱杖屨間想像追和用堅重游之約四首 其四。 去天萬里此相遭,攬轡無功敢告勞。剩貯冰霜消瘴癘,尚疑風雨隔清高。一年花事成佳蔭,二月春江息怒濤。細嚼公詩如橄欖,挽回塵俗入風騷。
寅夫示再登鼓山四詩仆雖不獲同游然來詩不可虛辱次韻奉謝且致歸班之餞。 勝處心知只耳聞,卻因君句得奇芬。海天昏黑龍行雨,樓閣青紅蜃吐云。仙境煙霞從痼疾,詩家風月要平分。悠然佳興誰能?。克桌舢斍白约m紛。
盧學士詩卷。 渺渺蒲江遠,年年桂樹秋??这旁娋碓?,天地與長留。
長江歸棹圖。 藹藹天始晴,蒼蒼景將晚。江波日東流,游子何時返?
忽剌木御史還臺索詩二絕為別 其二。 耆碩堂堂集柏端,定應問俗及閩山。為言部使無功狀,減卻吟詩一半間。
忽剌木御史還臺索詩二絕為別 其一。 曾此觀風慣土風,老榕能識舊花驄。如何又踏秦淮月,不待炎州荔子紅。
十一日浯畬登舟十絕。 瀨頭流水綠如油,急取春芽試一甌。揚子江心堪伯仲,茶經從此合重修。
十一日浯畬登舟十絕 其二。 江清照見石粼粼,貌得游魚態度真。說與長年輕蕩槳,放他深處著潛鱗。
炎方春淺未如焚,花木迷人意欲曛。福地同游勝獨往,中天一覽破千聞。
于今難擬《高唐賦》,何日重開衡岳云。眼底流求彈丸耳,樓船曾見漢家軍。
寅夫惠教游鼓山四詩細讀如在屴崱杖屨間想像追和用堅重游之約四首 其三。 炎方春淺未如焚,花木迷人意欲曛。福地同游勝獨往,中天一覽破千聞。于今難擬《高唐賦》,何日重開衡岳云。眼底流求彈丸耳,樓船曾見漢家軍。
寅夫惠教游鼓山四詩細讀如在屴崱杖屨間想像追和用堅重游之約四首 其一。 城市林泉隔幾關,半生幽興欠閩山。久聞屴崱高寒處,一望蓬萊縹緲間。有約同看紅日上,無端獨占白云間。錦囊收拾奇觀了,物色分留肯破慳。
次韻寄謝旴江學院諸先輩。 半生事業竟何成,冷笑猶然愧宋榮。日逐黃塵雙袂暗,夢回綠幕一燈明。交情款款知君厚,佳句翩翩使我驚。皓首相期崇令德,殷勤遠寄白絲行。
和王寅夫郎中元日立春。 馬蹄塵里度芳辰,帶得陽和到七閩。山翠倚天迎好客,風光滿地屬吟身。高情古柳仍青眼,時態夭桃自絳唇。從此不憂江海遠,春官袖有十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