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雜題 其三。 盤姍不稱三公位,掩抑空妨數畝庭。只有老僧偏愛惜,倩人圖畫作書屏。
次韻四叔父出守新定寄歐陽一首。 勾吳半在海山中,聞道驅車更向東。舊治空傳漢都尉,遺民無復楚諸熊。文章老去輕時輩,勢利恬來付覺雄。臥理便應長閉閣,一方還見古人風。
鳳凰山笙竹。 仙山不記鳳鳴時,碧筱空含玉潤姿。海外雖傳有嶰谷,人間似未悟孫枚。道家正貴知音少,野處還于靜節宜。千歲重尋樂毅傳,悠悠更覺使心悲。
小園。 弱柳低花俱有意,淺沙深竹總無塵。從今不恨交游絕,還倚東風作主人。
詠古詩十二首 其八。 天道不可聞,自昔孔子徒。籍籍秦漢間,將非愚且誣。大河決東郡,火德以為符。哀哉冀州壤,兆民散為魚。公孫雖前覺,執政疾魯儒。世無異物神,終竟遺泥涂。
勸思弟于。 世皆笑幽獨,何不少自貶。種竹南軒間,亦足以相檢。況茲歲華晚,眾卉日凋斂。清節良自如,栽培匪為諂。豈知窗戶側,秀色窺荏苒。會茲東南美,相對情不慊。楚人昔頌橘,行比伯夷忝。此君最孤高,堅直難外掩。凜氣有精粹,筠光射圭琰。他時雪中客,往往疑清剡。
竹岡。 層岡南面起,仰見檀欒姿。詰曲成幽洞,因堪象武夷。
離陳州先寄潁上龍圖。 蓬蒿一畝亦蘧廬,終歲紛紛三徙居。客耳欣沾潁川水,兒謠積厭武昌魚。寧知代舍悲長鋏,忽幸侯門埽敝裾。雖信師金譏數昧,未甘萊子勤捐書。
雜詩三首 其一。 大梁公子樂邯鄲,愛士能從市井間。雖詫平原傾食客,魯連猶蹈海濱還。
苦雨二首 其二。 獨坐空堂上,漏濕無與娛。晨炊煙不然,敗灶將生魚。被服蛙蠙衣,出入螺蚌居。里閭杳相絕,滔滔水漸車。安得雙羽翰,超然謝泥涂。
十二月雷后作。 臘破春光逼眼來,暄風膏雨雜輕雷。黑貂已敝京塵里,興發猶堪貰酒杯。
庭樹。 中庭無多樹,花盡自成陰。熏風吹清和,午影還蕭森。上有出谷鳥,間關鳴好音。下有放言人,寂寞臥機心。人鳥各相忘,語默不見侵。吾廬此最好,豈意在山林。
納涼明。 榻移隨樹影,杯側見山岑。白鳥渴求水,玄蟬清噪林。道書無近語,天籟有遺音。向北新開徑,行苔過竹陰。
送衛州賈云卿。 淇奧文雅地,相門英妙才。春風萬人喜,都城千騎來。嘯激鸞鳳響,歌傳松柏哀。懷賢復訪古,處處為徘徊。
冬至。 殊方喜及固陰消,積雪層冰意亦聊。就日稍欣南極永,觀云尚恨帝鄉遙。閉關自信天心復,吹律應知玉琯調。留滯能無越鄉戀,甘泉受計萬神朝。
得貢甫巢縣書云阻風。 別離常作惡,衰老異他時。望望風波苦,悠悠見女悲。江空人跡絕,天迥鳥飛遲。若復無雙鯉,何由慰我思。
往年筑青澗城各。 赫連寶刀利且堅,霜鱗錯落龍雀環。當時鑄作妙一世,赫赫似與天相連。雷公祝融借光彩,蓬飛中原鯨振海。神物羞為不義屈,一去人間向千載。蛟蟠虎化自有時,氣如投蜺世莫知。力能提攜倚天外,一埽云霧君看之。
聞張給事倍道兼程已過古北戲作七言。 叱馭勤王肯暫留,邊沙朔雪犯貂裘。飛黃一日須千里,應笑迂儒騎土牛。
野人致枸杞青蒿。 味薄時共笑,野人猶相高。春田有馀暇,饋我杞與蒿。酌酒謝其意,采之亦誠勞。城中多好事,過半稱賢豪。杯肴具五鼎,珠玉輕一毫。將之獻門下,皆有千金褒。何故背此計,而反從吾曹。淡泊徒自樂,膏薌未能叨。信知老農美,頗欲耕東皋。因閒有馀力,從爾觀芟薅。
送信陽舒使君。 聞名自夙昔,已作舊相知。傾蓋成邂逅,如何還別離。軍聲咽鼓角,行色滿旌麾。莫怪樽前醉,親鄰心所期。
題庭前藥欄。 宿雨初晴曉尚寒,土膏欲動未全乾。碧萱紅藥饒情態,世漏春光已滿欄。
暮冬寄鹽城弟二首 其一。 流水應無極,東流向海城。殷勤囑雙鯉,為寄別離情。
答李谷同年書。 歸客江南來,迢迢數千里。故人遺我書,細字三四紙。上言平生懷,伐木義所倚。下道相知心,結綬方獨喜。寧知淮陽翁,棄外甘臥理。不預朝廷議,何由發吾子。
送張奕進士歸廣德省親。 南北旅游三十年,相逢依舊孝廉船。千鐘不洎今吾老,羨爾歸安二頃田。
春晚。 芳菲不少住,白日定空長。庭樹暗新綠,春衣生晚涼。悠悠向時節,細細到壺觴。誰使風前絮,來參醉后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