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何子應 其三。 公作皇華使,予乘郡守轓。江湖吳芮國,襟抱杜陵尊。翰墨頻揮染,詩文細討論。新編刊未就,楚些已招魂。
追和范文正公鄱陽詩 游芝山寺。 出郭上崔嵬,山川亦壯哉。三芝誰采去,五老欲飛來。懷古情無盡,思鄉首屢回。論文一尊酒,天色為吾開。
臘盡日又雪洪復作五白詩再和 其一。 天地俱同數,嘉平欲盡時。柳飄彭澤絮,松壓大夫枝。越絕山飛泄,文登石產芝。濫騎為郡馬,深愿谷相宜。
送陳元佐游剡。 杖屨昔游剡,夢魂猶至今。欣聞戒行李,遙訪舊同襟。敩學功相半,淵源力可尋。池中神鯉足,時為寄鄉音。
游湖值雨薛士昭衣巾沾濕意氣自若戲用前韻。 薛侯真不俗,十日兩東湖??∫菰娖?,倉皇雨具無。袍雖濕毅父,眉不皺堯夫。異夕月離畢,游宜備不虞。
故參政李公挽詩三首。 一代高明學,三朝骨鯁臣?;茨蠎勯L孺,楚國忌靈均。死尚憂王室,生寧問大鈞。姜山同峴首,千古淚行人。
過三叉。 派別從金口,江行過玉沙。風灣迂八疊,煙渚會三叉。柳老馀春色,尊空負月華。端如退之語,江遠共蒹葭。
別余諧。 我昔自總角,識君先大夫。閨門脩子職,鄉里號名儒。仁者偶不壽,善人宜有孤??咸媚茏悦?,泉下慰榛蕪。
宿石佛。 脩徑入幽壑,梵宮摩碧霄。仰頭驚突兀,跬步怯岧峣。寶相石間涌,鐘聲云外飄。明朝路南北,身世各塵囂。
至鄂渚泊報恩寺。 跋涉經江夏,悲涼忽莫秋。雨登羅漢閣,醉上庾公樓。風急將吹帽,江寒更泛舟。川涂元不隔,歸夢到東甌。
懷二叔。 二叔年高甚,天涯侄未歸。一陽云物動,三峽夢魂飛。丈室懷明慶,巍樓上靜暉?;识髟S歸去,行矣叩林扉。
魏邦式通判挽詞 其二。 耆舊嗟零落,公年又不長。雙旌空入夢,半刺橫罹殃。子舍三珠秀,吾鄉一鑒亡。平生可書事,椽筆有星郎。
十月九日雪。 夔子今年雪,初冬已在山。峰非是鹽白,鬢不為詩班。寒律三朝后,雷聲八日間。潛催子猷棹,乘興早知還。
題瑞巖。 雁蕩看不足,瑞巖游更貪。斗奇雖有愧,蘊秀了無慚。澗古水鳴玉,寺幽山染藍。匆匆一宿去,未暇問三三。
顯仁皇后挽詞三首。 媯汭嬪天子,涂山毓圣人。聰明配昭獻,慈儉繼宣仁。湯沐寧私己,園陵不病民。鴻休耀彤管,無復數娀?。
分韻得宜字。 榭向云間筑,風從天半吹。談方以清飽,襟更為涼披。雄入蘭臺賦,微生殿閣詩。倚欄觀出岫,吾去亦誠宜。
閏月三白三首 其一。 閏月生明后,江天未臘時。風翻禹門浪,花糝月宮枝。照夜皎珠樹,秀庭祥玉芝。定知年大有,何止麥相宜。
胡氏挽詩。 婺女生賢女,端宜配德星。登堂飲姑乳,調膽教兒經。子舍春猶盛,孫枝葉已青。韓碑紀遺懿,彤管繼芳馨。
塔子山。 已過魯家洑,猶瞻石首山。水隨江繚繞,山逐岸回環。雨泊蘆洲畔,舟行晚照間。貪看洞庭好,不作沌中還。
中秋宿瀼溪驛。 半月游廬阜,中秋宿瀼溪。祠尋元子隱,樹認赤烏棲。坐待云開月,行愁雨作泥。鄱人應話我,身在九江西。
章季子贈端硯。 有客贈端紫,剛方如正人。裔傳家萬石,力助筆千鈞。磨鐵嗟吾老,著書欣爾新。何當與毛穎,相約侍嚴宸。
舟遇逆風破浪賦詩。 風撼楚江水,云橫鄂渚天。支頤看山色,破浪出詩篇。門掩瀕江舍,帆揚上水船。江神不借便,歸興自飄然。
哭萬先之。 太學時名重,吾鄉德譽崇。才華盍天祿,官職止儒宮。相國方知愈,諸公競薦雄。天涯忽聞訃,老淚灑西風。
萬府君挽詞 其二。 太學稱多士,奇兒占上游。賢書連得雋,舍選復居優。善教由狐突,興家出萬脩。板輿游未遂,風樹已蕭颼。
正月六日游磧呈行可元章。 踏磧逢為馬,臨流想臥龍。江山供指顧,尊俎奉從容。峽水淺還漲,巫云淡復濃。天教我輩合,莫惜罄金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