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高有徐浩詩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數本石有微。 徐公精筆老生神,石刻猶能妙奪真。幾為通書翻喪寶,愈令好事惜傳人。鋒鋩半折猶能健,圭璧微瑕自足珍。直使盡隨如意碎,石家玉樹未全貧。
和家兄喜晴用安之韻。 象龍雖得請,躍蜧亦須占。既有膏苗益,寧無漂麥嫌。馀霏方映戶,反照忽通簾。羈旅愁懷闋,農家喜色添。田間拾穗滿,陌上荷鋤兼。預想三川迥,秋場萬庾尖。
和秉國寄子駿堯夫二留臺。 一臺二妙日追游,琥珀香醪白玉甌。相下不厭賢者意,尚言執友欠龍頭。
柳枝詞十三首 其十一。 五柳先生門乍開,宅邊植杖久徘徊。陌頭遙認顏光祿,詰旦先乘瘦馬來。
蘇門先生。 長嘯蘇門石,行藏世莫知。逍遙心跡遠,寂寞姓名誰。鄉在無何有,時主不可為。麒麟本神物,安得系而羈。
十四日小園置茶招宗圣應之皆辭以醉為詩贈之。 草樹弄春暉,家家倒載歸。誰憐獨醒客,日暝掩雙扉。
奉和鄰幾六月七日文德殿觀文武百官等上尊號。 舜禹曾何與,羲農實強名。含靈徒葉贊,造物始無情。閶闔非煙澹,觚棱曉氣清。葳蕤大衢隘,殷轔外朝盈。鮮旭分衣繪,薰風拂佩瓊。華顛萬內集,殊俗海隅傾。棨戟金閨奧,囊書赭桉橫。敷言齊列位,稽首從群卿。不報乾坤施,難圖日月明。仁心由性得,治體與時行。金石皆中款,丹青豈外榮。功歸元首重,澤及草茅輕。業業沖虛意,區區愛戴誠。何為猶讓德,不以慰懷生。退復歌天保,期於采頌聲。
晚食菊羹。 朝來趨府庭,飲啄厭腥膻。況臨敲撲喧,憒憒成中煩。歸來褫冠帶,杖屨行東園。菊畦濯新雨,綠秀何其繁。平時苦目疴,滋味性所介。采擷授廚人,烹淪調甘酸。毋令姜桂我,失彼真味完。貯之鄱陽甌,蘆以白木盤。餔啜有馀味,芬馥逾秋蘭。神明頓颯爽,毛發皆蕭然。乃知愜口腹,不必矜肥鮮。嘗聞南陽山,有菊環清泉。居人飲其流,孫息皆華顛。嗟予素荒浪,強為簪緌牽。何當葺弊廬,脫略區中緣。南陽丐嘉種,蒔彼數畝田。抱甕親灌溉,爛漫供晨餐。浩然養恬漠,庶足延頹年。
園櫻傷老也 其三。 悠悠汎舟,載縱載橫。白日將傾,飄風載驚。嗟我老矣,發脫齒零。胡為百憂,勞此馀生。
和道粹垂拱早朝王范二直閣班列在前戲成小詩。 霽日扶霜仗,祥煙覆曉班。帝車回北斗,天闕竦南山。紫殿鴻鸞肅,金門虎豹環。蓬萊兩仙伯,迥立白云間。
送丁秘丞知雍丘。 古縣跨河流,人繁軍市稠。羽飛朝暮驛,鱗疊往來舟。兄擅才華久,時推政治尤。足猶妨老驥,目不礙全年。從道西來近,能無東望愁。時因趨上府,窮巷一相求。
哭公素 其二。 丹旌倚輤車,榮辱盡虛無。半道驊騮頓,先秋蘭雨枯。兒癡才過齔,親老不勝扶。家事今蕭瑟,寧將未第殊。
和安這久雨。 秋霖逢甲子,禾耳恐須生。流俗幸無驗,高田猶有成。潤唯藜莠得,爛與蕙蘭并。早晚浮云豁,逍遙賦晚晴。
送韓太祝歸許昌。 王城名利窟,冠苔郁相交。夫君獨鳳舉,飄然去喧呶。潁水清可濯,箕山高可巢。反顧公相榮,一芥浮堂坳?!酢醮髤沃?,豈知輕斗筲。蒼蒼氣象嚴,萬木擁寒郊?!酢觞c隈曲,初旭染林梢。去去善自將,因聲訪衡茅。
送張少卿學士知洪州。 相府典刑在,朝閨望實高。紬書榮史觀,典樂重卿曹。夷路迎飛鞚,桑林應奏刀。家籝傳舊學,廟鼎刻前勞。袨服屯千騎,連檣閱萬艘。劍芒沖夜氣,閣影動秋濤。風色傳花信,煙光拂酒膏。使君專問俗,無意在游遨。
送惠思歸錢塘。 孤岫平湖外,禪房老柏陰。倦游諳濁世,獨往遂初心。夜雨燈窗迥,秋苔屐齒深。勿鋤山徑草,便有欲人尋。
送劉促通知涇州。 四載一相逢,相逢遽為別。儕輩日蕭條,與君俱白發。卮酒不暇執,舊游那復說。忽忽無他言,暑行戒饑渴。
憶龐之道。 疇昔兩垂髫,知音結久要。何言半涂別,不待歲寒彫。幸有才名在,非隨氣運消。英靈猶仿佛,宿草已蕭蕭。
和君貺清明與上已同日鑒定舟洛川十韻。 繁華兩佳節,邂逅適同時。雅俗共為樂,風光如有期。曉煙新里巷,春服滿津涯。已散漢宮燭,仍浮洛水卮。占花分設席,愛柳就張帷。華轂爭門出,輕簾夾路垂。三川云錦爛,四座玉山欹。疊鼓傳遙吹,輕橈破直漪。清談何袞袞,和氣益熙熙。相見周南俗,當年播逸詩。
送劉儀先輩大名尉。 潭潭相府開,旌騎擁三臺。聞道廷中吏,無非天下才。策名新振拔,把板尚低回。勿為卑飛困,青冥盡此來。
梧桐。 紫極宮庭闊,扶疏四五栽。初聞一葉落,知是九秋來。實滿風前地,極添雨后苔。群仙儻來會,靈鳳必徘徊。
題傳燈錄。 呷著聲聞酒便狂,它州浪走不還鄉。誰曾縛汝安用解,彼目無創勿誤傷。探月拾針傳妄語,安居暇食賴先王。但令時世如三代,達磨從它向面墻。
答張伯常之郢州涂中見寄。 適意遺軒冕,輕於鴻一毛。扁舟千里遠,佳句百篇豪。酒飲宜城美,歌聞白雪高。家林已春色,慎勿滯江皋。
喜孫器這來自共城。 取友不無人,愛君天性真。遠尋窮巷宅,未拂滿衣塵。主禮貧尤重,交情別更親。誰家釀醇酒,盡醉淮衣巾。
柳枝詞十三首 其六。 雙雙春燕飏云霄,楚國宮深樂事饒。會待急管繁弦際,試取纖條并舞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