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聚。 促坐留賓醉,傳呼放晚衙。門庭少公事,節物正秋華。齋釀新篘美,官奴遠望佳。歸時雖落月,銀蠟照紅紗。
送張通判。 清若冰壺斷若金,孜孜常見恤民深。三年佐郡神明政,一旦歸朝父老心。遺愛海波無斷處,去思秋色有馀陰。臨行曲為留旬日,少慰攀轅淚滿襟。
萃勝亭。 蕭灑東堂秋正皎,思尋一徑上幽亭。天生喬木為攲蓋,地借群山作畫屏。有志休官頭未白,多情好客眼偏青。知公故欲來高處,目送飛鴻在杳冥。
十月旦懷夢錫。 去歲開爐郡中起,芙蓉幕下醉相邀。今年兩事俱蕭索,白日孤城轉寂寥。緣飾新茶烹小鳳,咨嗟名畫展蒼雕。長篇藁出依然在,千里思君不可招。
桂堂。 團團濃綠隔窗紗,曾見叢生瘴海涯。太守作堂真好事,謫仙題榜更增華。孤根直節非今日,秀氣清香自一家。氣候人間應較晚,月中子落此開花。
次韻和常父 其一。 臥龍當日醉吟身,冷落天涯一旅人。早夕思親增悵望,嘯歌懷古更愁辛。角吹海上千山月,草入江南萬里春。欲去尚留心未決,夢魂長在越溪濱。
元子發龍圖以程公詠三園詩見示亦成一篇。 名園有一已堪誇,勝事三園屬一家。杖策可游緣近宅,得春最久為多花。人居玉府真仙格,地占錢塘最物華。見說江湖堂更好,煙波清興浩無涯。
據案小睡。 春氣已回人困頓,雨聲不斷夜潺湲。四支退食昏如醉,兩眼看書澀有煙。散帙橫經那肯讀,埋頭曲肘即成眠。只愁稚子窺吾懶,豈畏諸公誚腹便。
至城東作 其二。 出郭二十里,依山八九家。茅岡風卷燒,土井兩推沙。凍蝶依殘菊,幽禽立臥槎。路邊桃李木,猶發小春花。
寄從道。 相逢苦不早,相別又匆匆。祖席侵華燭,征車傍北風。車斜酬唱闕,爾汝笑談空。遙想支頤處,孤村海霧中。
再賦 其二。 郁郁金舒柳,青青黛染槐。繁陰庭側柏,碎綠井中苔。雨漏蘆檐破,風薰草意回。陟釐題短句,自洗筆頭灰。
席上送孫知損通直廣東漕。 度峽經瀧行路難,嶺猿越鳥避旌竿。身從日下恩光暖,聲落天南暑氣寒。事國以忠寧計遠,與人為福莫如安。觀公才大宜高位,豈復區區久外官。
自和喻意四首 其四。 好靜心常爽,憑高興愈孤。山云長掩翠,原火漸焚枯。雨竹雙妃淚,霜松四皓須。猶嫌望中隘,思泛洞庭湖。
十一月十二日會集賓主共八人。 自笑開陽畔,輝光接斗魁。名希周士貴,德慕舜元才。共享珍羞美,同騎駿馬回。它時立天柱,曾作飲仙來。
有感。 末俗皆趨利,貧心獨惡華。葛衣冬已晏,黍飯日將斜。岳重淵騫伍,毫輕許史家。浩然忘世慮,書劍一生涯。
秋夕。 月色清馀睡,寒霜入病軀。漏隨詩思急,燈伴客心孤。匣鎖劍三尺,身沈天一隅。蛟龍困勺水,永夜憶江湖。
題女媧山女媧廟 其一。 攬轡金房道,崎嶇難具陳。浮嵐長作雨,冷氣不知春。少見寬平野,多逢腋腫民。欲知來處遠,巫峽是西鄰。
送提舉太平觀熊舍人 其二。 江州幾日到滁州,風送征帆暮不收。幽谷水聲先入夢,爐峰山色遠隨舟。素無公事多閒暇,當有新詩自唱酬。寂寞舊居誰復顧,桂花深鎖一堂秋。
冬至日作。 今宵當月滿,此日又陽生。明凈乾坤氣,歡和井邑聲。年年對佳節,處處樂升平。遙想京師盛,新宮太一迎。
兄長寄五詩依韻和寄詩各有所懷 其二。 昔同訪客到山陰,馬上相隨不廢吟。平視溪流綠煙遠,回看府宅白云深。紛紛落麈陪高論,艷艷浮蛆勸滿斟。賓主如今各分散,詩成長詠作吳音。
十月寒。 初寒十月終,凜烈若窮冬。陰谷凍猛虎,冰潭僵老龍。霜威刷六合,雪影暗千峰。孤客坐無火,悲吟聽暮鐘。
次韻偶書。 凄風下殘葉,疏雨滴黃昏。山氣先冬冷,江流入夜渾。無兵誅二鄙,有策濟群元。郁郁平生志,憑誰薦一言。
和經父寄張績。 蕭蕭木落洞庭湖,一葉扁舟盡室居。吾道已衰投直筆,人情難合卷長裾。重輕自系朝廷勢,褒貶猶存史策書。所遇于天皆有分,未將鯢鮒羨鯨魚。
走筆 其三。 觸目方多事,棲身獨此堂。窗迎先得日,檐送曉留霜。散漫皆書帙,逍遙或道裝。墻東雖可隱,林下未能忘。
趙屯寺。 崎嶇自牛徑,瀟灑得僧房。壞壁題名滿,幽軒背日涼。澗花時委地,鄰竹稍過墻。歸路風猶緊,垂楊作意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