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劉宗望。 何年來臥北山霞,猶指海邊團練家。手把方書妙耕種,門高閭巷獨清華。兩兒駒齒日千里,萬卷牙簽架五車。風動松篁起蕭瑟,不堪回首聽悲笳。
次韻歐陽廣明以詩送缽盂。 方丈盈前送八珍,山人不是此中人。試尋僧缽齋廚近,更喜園官菜把新。秋滿城頭看落葉,風吹酒面已生鱗。何時共過溪邊寺,雪夜扁舟發興頻。
上殿退朝口號。 銀臺南畔曉云飛,路入丹霄上紫薇。共看客星朝帝座,敢將汗腳踏天扉。遙瞻鳳翼差池似,近對龍顏咫尺威。自愧衣袍正藍縷,晚來忽帶御香歸。
和歐陽炳文汝舟酴醾。 兩翁爛醉酴醾下,擊缽成詩豈易酬。藉地想攜千日酒,尋香爭跨九花虬。晚風吹雪空中落,急水漂香何處流。夢覺清芬猶撲鼻,如登銀檻薦無憂。
觀駱元直經進江南形勢圖。 異時漢網疏天討,胡兒馬齧江南草。石頭重戍豈無兵,將軍不識丹陽道。至今戰骨埋秋霜,傷心不忍問耆老。龍蟠虎踞昔何雄,赤壁濡須在眼中。潯陽江水射蛟處,旌旗拂天來向東。艨艟塞川不敢下,昔人曾此破曹公。橫江九道波翻屋,試請輕兵渡淮曲。夜入長安人不知,應見畫圖心已熟。他日將軍按此圖,鼓行如西如破竹。
過蕭瀧廟。 瀧江欲度虹為橋,瀧濤舂擊蛟魚跳。瀧頭有廟非一朝,瀧民猶傳神姓蕭。殿腳插入白鷺腰,青原舞翠挹岧峣。朱甍日出煙霧消,碧瓦不動磨青瑤。忽然飛電掣紫霄,天為借怒生奇飆。游龍揮雨洗泬寥,桂花墮落香云飄。百年古木號鼉能,擊鼓變化鸞吹簫。官艘賈舶膽欲焦,廟前泊櫓不敢搖。楚詞跪奠設漿椒,瀧之靈兮或可招。
贈寫真劉琮。 會寫峨眉玉局真,遠看前輩畫麒麟。此翁此畫不常有,宜并銀鉤絕世珍。
次韻劉炳先昆仲見寄。 未有新詩敵庾郎,徒將斷木點青黃。峨冠不滿三尺許,拆襪仍無一寸長。鵬翼端能翻碧漢,芥舟唯可置坳堂。君才本自堪磨琢,穎脫當如錐在囊。
次韻贈慈書記 其三。 老洪作語驚一世,筆力可敵千人軍。足下馬駒今復出,縱橫踏破嶺頭云。
吉州凌波亭月夜。 螺浦東邊雪浪生,峰頭月出半輪明。扁舟欲載銀蟾去,一聽蒼龍水底鳴。
劉天錫之子八歲能作大字今年十三矣筆畫愈進有雄健之氣作二絕句贈之 其二。 作戈如挽百鈞弩,腕力想能回萬牛。江夏當年有童子,未聞落筆寫銀鉤。
次韻趙逢源秋日溪居十絕 其五。 出水芙蓉天與工,六郎何事比花紅。后生不識李元禮,試聽長松引勁風。
寄黃子龐兼簡鄒德裕。 天狼窺太清,戎馬斷行路。一別常萬里,寄書何由數。識君英妙時,亹亹見佳處。當年松柏姿,已有廟廊具。比常覽新作,險絕聞奇句。探珠滄海底,秀色不受污。筆端百斛鼎,胸中九經庫。高文動場屋,仍傳渭上賦。豈但凌三都,自使強敵怖。鄒郎挺忠烈,英英起門戶。同游氣概中,風云生指顧。獨念蓬室士,無因陪杖屨。相望隔章水,欲往不敢渡。拿舟弄明月,正恐蛟龍怒。
送項直卿赴省。 逐客歸來訪里閭,后生文彩益增奇。低頭見子如東野,滿耳聞人說項斯。果有高名動場屋,行觀大策對丹墀。親闈日望泥金信,報我仍須寄好詩。
送周覺民兼簡湘西故人。 蒼山凍云垂欲雪,風吹客衣冷如鐵。忽乘狂醉夜敲門,不畏苦寒來訪別。時朝騎馬雪中歸,何處皺眉吟雪詩。若見湘西舊同舍,為余傾廩說相思。
贈日者張谷。 夜坐吟詩竄夜郎,君將何術考休祥。近來偷得西華法,不敢煩君算短長。
懷故人留題。 桃李無言對斜日,可堪回首一凄然。子云投閣知何在,太白騎鯨已上天。春蚓秋蛇留敗壁,金鉤玉帶鎖寒煙。人行古木橫塘路,門掩長江上水船。
次韻周秀實過草堂夜話。 舍北云生天一隅,短檠細雨夜窗虛。銅爐瀹茗助清冷,玉麈論文愧闊疏。落齒駒兒應有種,禿毫錐子尚中書。山城忽遇高軒過,不避席門江上居。
送歐陽廣明游仰山兼簡慈書記二首 其二。 不畏霜風射眼酸,要登峰頂作奇觀。連天野水微生綠,隔岸官梅已破寒。試共嵇康尋石髓,要隨杜老逐金鞍。歸來山鳥迎人鬧,應是怪君猶布襕。
射策楓庭最妙年,九衢爭看若登仙。乘鸞豈慕天邊貴,失馬方知塞上賢。
華轂朱輪多覆轍,高門大屋尚修椽。如今相國開公道,此詩他時亦盛傳。
左世績妙年登第而飄泊遐荒十年不得調蓋嘗以事忤權貴今公道方開始欲仕進索余賦詩。 射策楓庭最妙年,九衢爭看若登仙。乘鸞豈慕天邊貴,失馬方知塞上賢。華轂朱輪多覆轍,高門大屋尚修椽。如今相國開公道,此詩他時亦盛傳。
劉美中自翰苑歸追懷平昔之游再過唐興寺陳跡依然輒成長句奉呈。 重尋古壁舊題詩,林竹蕭森上翠微。但見曉猿驚蕙帳,應無山鳥怪儒衣。野僧忽自云中出,閣老新從天下歸。拍手相歡同一笑,可能長伴釣魚磯。
送安成知縣周子發。 安成斗絕吳楚東,妖氛未息仍歲兇。公當是時宰斯邑,眼底日厭旌旗紅。胡兒初寇中原地,驛騎符移星火至。眾方敲捶立威名,公能使民歌愷悌。公家人物自魁雄,弟兄蹀躞騎青驄。端能經世任國事,同時獻納蓬萊宮。繡衣持斧今無對,虎節麟符照湖海。行看三鳳接云飛,共濟艱危熙帝載。
送陳邦直知縣。 道邊車馬來不休,傾城出送陳大丘。大丘愛民如父母,故令民作嬰兒愁。各持杯酒塞行路,眾人欲挽我獨不。我記殿前初射策,臚傳高名落九州。同年袞袞上臺省,公獨執板拜督郵。況茲小縣天一陬,不煩細民遮道留。繡衣飛章動冕旒,行必召對螭坳頭。君王端問活國計,大略要洗儒生羞。
挽劉美中尚書。 公方持橐我休官,握手平生出肺肝。豈是尚書先著履,須知處士不彈冠。文章進直金鑾殿,槽櫪空馀寶馬鞍。忍看銘旌下螺浦,再攜斗酒餞江干。
晚春。 殘花不待惡風吹,細雨浮花半出籬?;h外行人錯回首,黃鸝飛上綠楊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