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韻二絕句 其一。 墻根巨竹新生筍,竹下小桃初試花。竹色花光正如此,香風吹落幾千家。
次韻胡邦衡衡陽縣瑞竹堂。 墻里圍脩竹,竹間開草堂。經春多夜雨,入夏長新篁。節抱幽人操,風敲明月珰。孤根元獨立,并干兩爭長。影落龍蛇動,清移枕簟涼。門常對衡岳,氣足傲羲皇。日射玲瓏色,林疏瑣碎光。雙莖非別種,異物出時方。海嶠名雖久,湖海跡愈彰。行當臥龍起,天為見珍祥。
送李仲文赴省試。 何人解薦相如賦,狗盜雞鳴豈此流。壯志未登龍虎榜,薦書重入帝王州。煙生漁浦雁初下,月滿江樓霧已收。早晚書來聞好語,沙頭春晚望歸舟。
次韻酬國子生趙秀才四絕句 其二。 入關莫戀銅駝陌,待詔行趨金馬門。場屋若歸丞相府,可無公道得推尊。
送駱。 淵明不喜折腰趨,寧作腰笏何易于。勸農使者鄙丈夫,少年新進安識渠。下馬怒頰虬奮須,指揮星火飛文符。詈辭愧語每不無,諸公止欲求薦書。椎斲肌骨尋膏腴,公為一笑憐其愚。熙朝成法字已孚,堅如金石莫可無。鞭且勿施安用蒲,三年竟亦無逃逋。吏民遮道相歡呼,生立叢祠傍佛區。想當逸氣吞江湖,與人恢疏無怨吁。臨邛小子傲鄉閭,方乘朱輪呵道衢。公歸西山結茅廬,丹崖絕壁巉空虛。誰能負弩當道隅,終日與爾為前驅。
寄劉世臣仲美。 此道陵遲久已亡,后生無復立門墻。遙知二子心如鐵,端為盧溪一瓣香。
題李伯時畫馬。 禿筆戲掃凡馬空,人間始識天廄龍。山城逼窄那得有,注目萬里生長風。奚官緩牽紫絲鞚,好頭不著黃金籠。時平諸番盡入貢,此是玉花于闐驄。
次韻贈慈書記 其二。 寂音尊者斷聲聞,猶似銜枚未戰軍。橫出一枝來大仰,如今不賦暮天云。
次韻呈劉立道宣諭二首 其二。 使星光出太微庭,馬上風云日下生。斧鉞疑從霄漢落,絲綸如被袞衣榮。歡迎道路初頒詔,威詟奸雄不動聲。誰識張綱最年少,耆儒空愧舊知名。
李居士煎茶。 東山寺里逢君語,問君何謂西來祖。鼻孔撩天喚不應,呼童汲水敲茶鼓。
和曾英伯。 江東渭北關心事,樽酒論文更不疑。馬上皺眉應得句,詩筒聊復寄微之。
和李彥文春雪。 聞道江城雪似沙,東風吹動曉寒加。輕飄瓦屋鱗鱗密,亂飐檣竿櫛櫛斜。著地正憐新種竹,漫天故壓未開花。君應對此方乘興,飲似長虹汲海涯。
送通判周監丞。 秋江水凈磨碧銅,秋山先作歸意濃。況逢星火羽書急,立馬不復能從容。船中載書三萬軸,鳴鐃插幟搖秋空。前年群盜尚蜂午,眼底日壓旌旗紅。行春兼督貔虎士,破賊屢奏明光宮。今年豈料煙塵起,赤白提囊走邊吏??h官飛符急索租,誰能急了官中事。不如置笏還縣官,頭巾脫掛西林寺。詩句留傳天地間,時有人來問奇字。功名正恐未免耳,此役由天不由己。
次韻趙逢源秋日溪居十絕 其七。 昔人萬里醉為鄉,暮越朝燕不裹糧。卻怕醒來塵外出,千艘銜尾夜鳴榔。
題惠崇畫秋江鳧雁。 老崇學畫如學禪,中年悟入理或然。長江未落鳧雁下,舒卷忽若無丹鉛。定自維摩三昧里,半幅生絹開萬里。不用并州快剪刀,斷取鐵圍山下水。
次韻周穆卿教授兼簡黃元授司戶。 嘗記楓宸賜異恩,同時人物亦詵詵。從前百事不掛眼,初得微官便退身。教授才華欺蜀錦,參軍詩句似唐人。中興勛業歸公等,顧我徒為避世民。
謝同年趙季成通判見訪。 一夢驚回四十年,升平樓下聽臚傳。共攀玉兔月中桂,認得銅駝陌上仙。忽遇旗旄行縣邑,先驅貔虎訪林泉。王孫自是經綸手,容我滄江臥釣船。
和讀書臺入夜即事二首 其一。 池底星光個個添,半鉤斜月吐纖纖。數聲寒笛西風下,人在朱樓捲暮簾。
次韻黃伯思求其祖夢升墓銘跋。 妙句高文滿錦囊,坐驚蓬甕忽生光。君家人物代不乏,文彩風流想未忘。千載運中逢太史,諸王殿下識黃香。江西多士傳心印,又出宗支一派長。
夜郎東歸黃去非自雙井來惠以新詩妙畫次韻三絕句贈別 其三。 細看君詩如看畫,無聲詩里畫何如。蟠胸秀句吐不盡,落筆因成赤鯉魚。
縣尉任子嚴出示從軍陪大將吳侯游石峒五絕句奉次元韻頌日頌平賊之功喜而有作云 其五。 回師小度石門西,鐵馬嘶風四百蹄。不為從軍一時樂,捫蘿攀徑豈能躋。
和施倅重陽日謝予送酒。 東坡異時談醉鄉,怒罵嬉笑成文章。其中廣莫幾萬里,脫略禮法侔鴻荒。初無愛憎與喜怒,豈有寒暑與炎涼。后世乃與醉鄉隔,糟粕始變鵝兒黃。三杯危坐亦拱手,儼如冠劍侍君王。淵明不飲時節改,霜風九月籬菊芳。舉頭忽見南山翠,便覺逸氣登羲皇。揮毫落紙得佳句,流涎露頂庸何傷。甕下被縛烏足取,定無奚童攜錦囊。安用船頭置百斛,又令口不離杯觴。醉翁飲少輒已醉,胸中了了初不忘。八仙脫醉尤可笑,騎馬落井何其強。
段居士粟庵。 若人胸臆著萬卷,始信此庵藏大千。維摩室中坐獅子,蓮花須上集人天。十方國士從坐起,聚此一??罩袌A。爾時寶剎現毫端,跳出云門向上關。癡兒正抱古公案,對面不納須彌山。便向粟中尋世界,含元殿里覓長安。
和周秀實田家行。 旱田歲逢六月尾,天公為叱群龍起。連宵作雨知豐年,老妻飽飯兒童喜。向來辛苦躬鋤荒,剜肌不補眼下瘡。先輸官倉足兵食,馀粟尚可瓶中藏。邊頭將軍耀威武,捷書夜報擒龍虎。便令壯士挽天河,不使腥膻污后土。咸池洗日當青天,漢家自有中興年。大臣鼻息如雷吼,玉帳無憂方熟眠。
次韻周公子秋日書懷。 酒酣下筆不能休,寫盡江南萬斛愁。長史果為何物漢,中軍不是置書郵。又聞戰馬將休息,且任浮鷗自去留。觸目西風易增感,山川信美莫登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