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徑山蘊常上人字無可以山中秋日十詩求和因次韻 其二。 幽尋連日至如歸,款聽清談木屑霏。好乞一庵容一社,只消枳落與松扉。
送伸仲歸漆塘以語及君臣際經書滿腹中為韻十首 其三。 聚書三萬卷,斷自典與墳。籯金固已多,是家那得貧。平生謝雜好,童習至白紛。幽經與怪牒,一一儲心君。坐令說今古,奮袖真如云。何當過藏室,手披至宵分。時時咀熊膽,辛苦以佐勤。
次韻章婿道祖倧山居。 我本丘壑人,負乘輒致寇。歸來臥湖海,夢斷三接晝。尚馀憂國心,帶眼日驚瘦。騰裝居景山,飄飄云出岫。門無長者轍,相見誰肯就。吾甥相國孫,款我裹糧糗。禪關有圣解,已語則無咎。兩庵同相攸,卜鄰殆天授。登盤無檳榔,客居必見宥。富貴應自知,不詢唐舉壽。
寄題伸仲芳美亭。 漁舟一出桃源路,煙鎖云埋迷舊處。那知九龍有仙村,漫山灼灼花無數。人言卻老是此花,只今已似劉晨家。微風披拂飛紅雨,杲日照耀蒸紅霞。似聞花間新結宇,醉吟多是神仙侶。更求人面相映紅,我欲叩門求雪黍。
諸人各見和復和一首。 我祖還笏歸樂天,不羨戴冕兼乘軒。掃門笑傲寄元趣,一龕相對惟金仙。辭藻翩翩能析理,字字清奇中商徵。響泉韻磬初不施,見色聞聲自真意。從來家學傳青箱,祿侈萬石今方將。此篇不愁暫飛去,天相斯文終不亡。孫曾秀杰今層出,馀慶仰承君子澤。莫言臨絕似獲麟,請看筆頭扛鼎力。
題柘城懷古亭。 陳本太姬封,卒以夏姬亂。君臣同宣淫,父子并遘患。直諫泄冶死,詐忠巫臣竄。郢兵討少西,昊墟且為縣。嗚呼女戎禍,陳祚僅如線。馀波及羊舌,伯石實首難。我行徑株林,懷古一興嘆。流波似當時,惟有城東渙。
以糟水灌芍藥戲題 其一。 年年國艷賞敷腴,酩酊供人就燕胥。此段固應先骨醉,餔糟聊學楚三閭。
戊午次吳山解空院乃端師子道場是日上巳呈法中禪老。 尋幽勇鼓枻,茲山初問津。云煙落吾手,若水清潾潾。蒼官舊千章,類不赦斧斤。以茲海藏涌,突兀干蒼旻。獨馀三大夫,攲蓋皴龍鱗。下閱往來輩,蜉蝣不知春。迎賓上人者,貌古意甚真。豈惟嗣老端,勢到粲忍親。陟巘既幽絕,飛談復清新。何庸浥寒波,更祓元規塵。
白樂天 其二。 及泉曾改莊公誓,勝母終回曾子車。素綆銀床堪淚墮,更能賦詠獨何如。
戊戌次福勝院。 錦溪足墟落,高陸推繁華。豈惟邑屋富,政自山水佳。幽清背人境,千柱梵王家。巍巍二子亭,云表飛檐牙。我生功名忤,巖壑為生涯。山僧類祝田,施薄求者奢。乞書鳴剎疏,無鵝惟潑茶。一笑為涉筆,勿笑蟠秋蛇。
次韻德升頤軒詩五首 其三。 造物機緘屬小兒,懶從寒燠究端倪。綠陰晝寂孤花凈,猶有黃鸝恰恰啼。
補之見和復次韻二首 其一。 仙曹無事身得閒,午睡絕惡呼當關。榻施籧篨獨展轉,夢覺不離周孔間。官出硯州初乏硯,過眼羅紋如過電。半生用一即墨侯,頗欲易之貧不辦。舊聞夢硯湘君祠,乃今神異真類之。秣陵真儒豈虛授,文字之祥昌不衰。擘箋亹亹稱名筆,正始微言欲儔匹。終當辭藻瑞朝廷,更請焚膏勤繼日。
跋胡德輝。 一官三語掾,驅車大河北。飯澀羹亦稀,哦詩寫胸臆。作者非難到,已自入閫域。郵筒遠相餉,我豈今衡尺。粗能擿隴云,亦不誤雌霓。千里得行記,了了所見歷。士材有如此,磊落固易識。寄語直指公,勿作寒蟬默。
游徑山蘊常上人字無可以山中秋日十詩求和因次韻 其八。 貞龍徙舍走風云,寒井猶馀舊漲痕。老去文書但遮眼,懶求寒泦洗眵昏。
余謫沙陽地僻家遠遇寒食如不知蓋閩人亦不甚重其節也感而賦詩五首以杜子美無家對寒食五字為韻 其一。 往歲遇寒食,親賓相與娛。飄零客異土,對之渾若無。豈不念佳節,寸心愁欲枯?;ㄩg有好鳥,勸我提胡盧。一醉聊自適,醉夢歸東吳。
送寧守罷任赴闕四首 其一。 材大多不容,論剛苦難受。儒玄閱三朝,偉馮今白首。胸中有藏室,設張動掣肘。人言專城樂,聊結新安綬。獨喜眾毀言,不及河東守。三年四寶堂,紅梅傾白酒。出處固有在,兒輩浪奔走。豈復恨典簽,得州大如斗。
十二月初四日游吳山院。 穩坐踰年矣,渾消髀肉頑。兩兒挾籃輿,十里訪吳山。佛老聊施佞,官曹未畏瘝。煙林穿窈窈,巖溜揭潺潺。樓觀修篁外,招提翠麓間。嶝危愁憊力,潭凈怯衰顏。身縛何因脫,心紛得暫刪。歲窮嗟俛仰,境勝彊躋攀。臘出因休吏,晡歸及閉關。相將投此幘,永伴黑衣閒。
明日元舉赴召見別用前韻送行。 吾君急升平,元凱登二八。赤墀擁豪俊,青云啟涂轍。巖居及川觀,號召無虛月。徵君筆瑞世,制行圭玉潔。向來端神羊,不畏龍麟逆。嶠南歸興動,只作數旬客。跡雖遁煙壑,名常藹云闕。果膺尺一書,赴隴催裝發。遂恐長烏府,席與群工絕。眷言國步艱,敢憚泥涂滑。牛刀剸繁劇,鵬翅摩空闊。相期扶中興,何止得官熱。
跋李伯時畫李元通隨虎圖三首 其三。 素幅工傳長者真,龍眠端恐是前身。只留散帶經行影,不貌供齋兩玉人。
友人惠芍藥并青梅一枝偶成三絕 其三。 香雪一林初著子,和枝分餉不吾慳。含酸但止文園渴,青瑣無人蹙遠山。
誦金剛經滿二藏偶作。 我誦大智度,非疾無日空。銅爐海岸香,亦復充凈供。積數向洛叉,而實未嘗誦。凡諸有為法,實如幻泡夢。一字本不立,況有千百頌。不受一切法,乃簉預流眾。于法有所得,十八成不共。妙理端會心,筌蹄那復用。
送伸仲歸漆塘以語及君臣際經書滿腹中為韻十首 其一。 僑居始定交,寄誠用縞纻。命駕輕千里,次亦推嵇呂。衰俗日益偷,此道棄如土。如何五載間,七返慰羈旅。崢嶸聽崇論,璀璨驚韻語。江湖風浪高,愧子蛟龍苦。
壬辰次靈峰山百福院。 豺虎縱郁攸,此寺神獨赦。樓臺倚山腹,碧瓦粲相射。奔崖插云霄,縮地見衡華。竹翠染僧裾,泉聲喧佛舍。峰巒佳有馀,顧揖真不暇。我欲陟山椒,嶝崄未應怕。摩娑舊圣石,政恐嫌俗駕。感慨明義師,徘徊一悲咤。
己未次廣惠院。 下若水沄沄,佛寺古邑西。開帆但五里,不到將噬臍。懷古展清眺,崇閣聊攀躋。法生有鼻祖,樂此山與溪。自言孫子賢,茲地興王基。霸主受九錫,二紀承梁齊??这抨枮醺罚伺P荒蹊。綠滿天隨家,巖花伴幽棲。留傳杞菊堂,墨妙懸榱題。秀色有他嶺,招尋更杖藜。山林且放誕,邊城多鼓鼙。
友人惠芍藥并青梅一枝偶成三絕 其一。 窺園記我分名卉,大似梁園重錦紅。自愧江淹才已盡,卻須還與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