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禹弼同游滕王園池之韻 其四。 洪都山水北宮西,不似元嬰未解迷。客去尋春人已往,驚猿空有曉來啼。
雙源六題 其六 日休亭。 分外鑿私智,役役壯且老。此生本自然,何者削窘我。止水觀而心,運用無不可。玉液靜中味,萬累門外過。時復一杯酒,聊用沃心火。
圓石六題 其一 迎暉亭。 始自旸谷見,馀霞斂微明。亟從林末動,幽禽發清聲。群陰既掃跡,眾象聊遣情。捲簾取遙望,揮毫寫初迎。行樂自此始,勿為多事縈。一世如過隙,頃刻寧可輕。勝概豈虛置,倒樽慰浮生。
市橋春漲。 送春驟雨若傾盆,霽曉漫漫潦漲翻。自愧未窮觀水術,石闌徙倚到黃昏。
石榴庭院有感。 石榴庭院翠華深,千點胭脂一簇心。日永風微花自笑,吹簫人在綠交陰。
仙會樓。 金碧崢嶸演山腳,合有云駢下寥廓。自嗟本是煙霞翁,一念人間已知錯。聞說樓成歸思濃,想見群真多綽約。水虎火龍方得傳,看破浮生豈能縛。夜深時獨倚欄干,誰見金花當面落。此道既與群真同,雖隔霄壤常相通。演客千載無遺蹤,佇聞杖履來相從。
歲寒堂。 歲寒堂前歲寒柏,接見東君無愧色。正似屠龍方外人,綠鬢還生未垂白。酒杯放手情已疏,可鄙當時背文客。世態何足留齒牙,且踐清陰坐幽石。云門對面如有情,安得青童報消息。莫使仙人開北扉,見我勞生空汩汩。
長樂閒賦 其四。 七樓遙直釣龍臺,榕曳橫枝庇兩階。好是四州南下水,卻隨潮信入城來。
妙光堂 其二。 一體全時萬象生,只緣虛靜到圓明。陰陽了取歸根旨,但看蟾光與日精。
徐州游崇寧。 得官來自洞中天,閒向桑間戲問禪。已為命機根玉箓,曾將心印祖金仙。懶看小吏呈朝報,喜聽高人說世緣。一物也無參底事,紛紛誰可付真筌。
六祖傳付偈頌 其六 初祖。 本來無一亦無華,都向真空是一家。聞說一花還共笑,寧甘鬼窟作生涯。
六祖傳付偈頌 其八 六祖。 大事從來夙有因,太空全是氣精神。牟尼莫怪無人問,作用皆云已得真。
戲贈席上侍人。 遮藏不得鬢邊霜,空憶揚州一覺長。不學牧之狂可笑,紫云宜贈紫微郎。
送劉教授之官豫江 其一。 守官何處豫江邊,職事無塵我慨然。一樣清虛誰畫得,倚欄人靜水中天。
雙源六題 其三 澄心堂。 澄心堂上閒來客,水與心同誰見得。微風不過波瀾休,無礙空中秋月白。
六祖傳付偈頌 其三 初祖。 大乘氣象已相扶,吾意方終道不孤。秀出五峰塵下少,中華先許到真如。
游吳有作 其三。 拿舟曾過芰荷鄉,十里薰風一水長。趁取秋時尋舊賞,且留三日臥清香。
懵鷹行。 兩翅一展秋云高,兩睛四顧秋林肅。狐兔忽落爪距下,肝腦須臾厭其腹。是藝汝有固有性,是物汝得固有命。韝上如何寄此身,休誇豪氣與精神。一雉死生非所必,有數存焉擒不獲。主人失意未可量,鷹也兩失而行藏。中陵自在無由樂,飽則翱翔饑則攫。
安康郡夫人挽辭 其二。 俄拋中饋世緣空,君子休悲老未同。不負大寧身后計,道山人出凱風中。
鼓角樓初成 其一。 崢嶸南揖展旗山,旗鼓相臨縹緲間。雷動滿城春不去,龍吟今日劍須還。
偕王道觀雪中聯句 其十四。 始恐佛氏講,天花何徘徊。終疑宓妃至,仙肌何奇侅。
漁者 其二。 出艤波心宿傍蘆,不愁王事有追胥。一蓑雨雪歸來急,靜聽蓬聲有酒無。
游孤山。 為聞高隱訪遺孫,只有孤山獨自存。悵望詠梅人不見,寂寥惟度月黃昏。
靈壁游張學士園。 休說行行且與吟,道山官職舊園林。石疑六丑默難問,竹類七賢閒可尋。翠引賓朋三徑遠,寒生涯澗一池深。隋河堤上人空老,誰為蘭皋惜寸陰。
除夜代送倪簽判。 北風吹雪抹潮頭,待過東南第一州。去客情生來客夢,隔年燈照隔江愁。玉皇謫吏行當復,金闕除書即便收。言簡氣清終有用,臥龍山下自難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