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 其二。 水涵群影去悠悠,樓有三千轉首休。想見經游人與物,而今知我夢揚州。
偕王道觀雪中聯句 其二十三。 誤雞忙下杙,趣雉不須?。玩久清成興,吞多冷失咍。
留題西禪寺。 誰是怡山不滅仙,定光來應此方緣。龍驤鳳翥三宗字,獅吼雷鳴六祖禪。魚佩獨垂聊徇世,藕絲相感為開天。自從日月歸真后,衣法何人已得傳。
贈致政葛侍郎。 金帶慵腰便退居,高閒吟思滿江湖。一頭黃發真元老,兩郡朱幡更大夫。世事榮枯閒似夢,道經舒卷靜如愚。延平遺愛今猶在,一片棠陰入畫圖。
酬程忠彥見寄 其五。 側承雙筒聲,自作天籟鳴。聳耳愿一聽,使我泠然清。誰云吳儂音,能變中正情。
徐通直守連州 其二。 得官榮與故鄉看,初佩魚符日下還。內相遠孫真太守,海南佳郡是連山。
茶苑 其一。 莫道雨芽非北苑,須知山脈是東溪。旋燒石鼎供吟笑,容照巖中日未西。
舟次嚴子陵瀨 其五。 已外世情來獨立,何勞物色去相尋。太官食好還多累,一線金鱗豈有心。
貽劉先生。 勢利交游聚與分,會真堂上合離群。形骸外索難為侶,風義中尋偶得君。水鑒秋來宜泛月,桃源花后且穿云。此生已是龍山客,高論相過我欲聞。
暑中喜雨。 小雨破炎熾,滿懷貯清爽。忽御兩腋風,太虛一登賞。
延平閣閒望 其一。 歌管東西誰共樂,水云高下自相通。吟看忽到難吟處,望斷天南色入空。
東湖留題 駐興橋。 方上大鰲背,俄生五湖心。急急游此道,擾擾休相尋。
六祖傳付偈頌 其四 六祖。 從來生滅本因心,旁出紛紛沒處尋。無性無心方是道,執空誰可脫浮沉。
次魯直烹密云龍之韻 其四。 春山椎鼓雀舌細,石澗垂絲魚肉豐。異時相逐許馀地,杖藜自號田家翁。有年無累反觀處,水天云盡涵秋空。雖然出處有義命,必欲長往非人同。校書千古竄訛謬,日長閒御瀛洲風,故園且付煙云籠。落筆成詩今幾卷,洗我煩襟求副本。
酬程忠彥見寄 其一。 新吟走長須,喜鵲鳴高枝。邂逅固有分,非人所能期。對坐俯寒壁,得予尤相宜。
偕王道觀雪中聯句 其二十四。 脂膚堪獎與,墨面可譏詼。鹽散徒云爾,心虛可比哉。
贈崔風子。 崔風不風人莫測,只恐時人問消息。子聞妙道今幾年,百刻光陰貫今昔。天柱峰頭獨看月,火里青龍產芽雪。屋上無霜春勢強,十二危樓電光徹。劍潭居士心相從,何時遂扣逍遙翁。自知心骨異凡物,豈愿老死浮生中。
牡丹 其四。 東秦西洛景相望,只候花開是醉鄉。曾見玉香毬最好,樽前何獨說姚黃。
贈致政李大夫 其二。 銀魚慵佩入樊籠,萬累相捐萬慮空。逼歲歸來何事晚,荔枝牽率過薰風。
延平閣閒望 其二。 南北山形兩斗龍,畫橋橫鎖水西東。百花巖上人長在,誰識神仙指顧中。
悼李承議。 去后家山宴未闌,已聞忙蓋旅中棺。幾多言笑情先斷,些小窮通夢已殘。友愛方嗟離別易,子賢休恤繼承難。曾相從處應留恨,未結松庵棄外觀。
贈方外士。 擾擾紅塵高臥客,紅塵不染人難識?,槵槥橹v還丹篇,若有清風濯胸臆。玉兔走入流珠宮,正向時人失中得。根本蓋自仙翁傳,仙翁住世千馀年。
試院呈同事 其二。 方握丹毫經兩考,已悲青冢送三歸。黃花明月秋來好,醉卻胸中是與非。
六祖傳付偈頌 其九 初祖。 精傳神氣一傳精,性命于中附會成。道世渾淪窺不破,更從何處覓無生。
東湖留題 桃溪庵。 灼灼芳意鬧,涓涓朱弦鳴。晴光發清淺,翠華相合并。寒涘通游徑,清杯得落英。且慰浮生勞,勿念閒名輕。桃溪日日流,弗止何獨行。桃花年年開,既落還復榮。昔聞避世士,有物應混成。不行亦不止,不死亦不生。祇聞莊學羨,俄失何必驚。此語誰與解,住庵如登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