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x5hv"></address>

        <form id="5x5hv"><nobr id="5x5hv"></nobr></form>

          子文庫網

          www.m090.com

          電子課本查找:
          語文課本
          數學課本
          英語課本
          物理課本
          化學課本
          政治課本
          歷史課本
          生物課本
          地理課本
          科學課本
          美術課本
          音樂課本
          體育課本
          書法課本
          更多
          范文大全查找:
          合同
          申請書
          各類稿件
          工作計劃
          工作總結
          演講稿
          主持稿
          心得體會
          辦公文秘
          致辭講話
          導游詞
          祝福語
          工作報告
          條據書信
          更多
          作文大全查找:
          讀后感
          觀后感
          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語作文
          節日作文
          日記作文
          書信作文
          題材作文
          話題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導
          文學閱讀
          更多
          語文基礎查找:
          造句
          臺詞
          近義詞
          反義詞
          褒義詞
          諺語
          謎語
          貶義詞
          擬人句
          排比句
          對聯
          百家姓
          歇后語
          繞口令
          更多
          百科知識查找:
          星座運勢
          美食推薦
          旅游攻略
          地方特產
          熱門影視
          健康養生
          兒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識
          禮儀知識
          節日知識
          理財知識
          更多
          ?

          放言五首·其一鑒賞

          原文

          朝真暮偽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

          但愛臧生能詐圣,可知寧子解佯愚。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憐光彩亦何殊。

          賞析

            予出佐潯陽,未屆所任,舟中多暇,江上獨吟,因綴五篇,以續其意耳?!睋蛭目芍?,這是公元815年(唐憲宗元和十年)詩人被貶赴江州途中所作。當年六月,詩人因上疏急請追捕刺殺宰相武元衡的兇手,遭當權者忌恨,被貶為江州司馬。詩題“放言”,就是無所顧忌,暢所欲言。組詩就社會人生的真偽、禍福、貴賤、貧富、生死諸問題縱抒作者的己見,宣泄了對當時朝政的不滿和對作者自身遭遇的忿忿不平。此詩為第一首,放言政治上的辨偽——略同于近世所謂識別“兩面派”的問題。

            “朝真暮偽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底事,何事,指的是朝真暮偽的事。首聯單刀直入地發問:“早晨還裝得儼乎其然,到晚上卻揭穿了是假的,古往今來,什么樣的怪事沒出現過?可有誰預先識破呢?”開頭兩句以反問的句式概括指出:作偽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

            “但愛臧生能詐圣,可知寧子解佯愚。”頷聯兩句都是用典。臧生,即春秋時的臧武仲,當時的人稱他為圣人,孔子卻一針見血地斥之為憑實力要挾君主的奸詐之徒。寧子,即寧武子,孔子十分稱道他在亂世中大智若愚的韜晦本領。臧生奸而詐圣,寧子智而佯愚,表面上的作偽差不多,但性質不同。然而可悲的是,世人只愛臧武仲式的假圣人,卻不曉得世間還有寧武子那樣的高賢。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鳖i聯兩句都是比喻,意思是:“草叢間的螢蟲,雖有光亮,可它終究不是火;荷葉上的露水,雖呈球狀,難道那就是珍珠嗎?”然而,它們偏能以閃光、晶瑩的外觀炫人,人們又往往為假象所蒙蔽。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憐光彩亦何殊?!蔽猜摼o承頸聯螢火露珠的比喻,明示辨偽的方法。燔柴,語出《禮記·祭法》:“燔柴于泰壇?!边@里用作名詞,意為大火。照乘,指明珠。這兩句是說:“倘不取燔柴大火和照乘明珠來作比較,又何從判定草螢非火,荷露非珠呢?”這就相當于諺語所說的:“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痹娙颂岢鰧Ρ仁潜鎮蔚闹匾椒ā.斎?,如果昏暗到連燔柴之火、照乘之珠都茫然不識,比照也就失掉了依據。所以,最后詩人才有“不取”、“可憐”的感嘆。

            這首詩,通篇議論說理,卻不使讀者感到乏味。詩人借助形象,運用比喻,闡明哲理,把抽象的議論,表現為具體的藝術形象了。而且八句四聯之中,五次出現反問句,似疑實斷,以問為答,不僅具有咄咄逼人的氣勢,而且充滿咄咄怪事的感嘆。從頭至尾,“何人”、“底事”、“但愛”、“可知”、“終非”、“豈是”、“不取”、“何殊”,連珠式的運用疑問、反詰、限制、否定等字眼,起伏跌宕,通篇跳蕩著不可遏制的激情,給讀者以骨鯁在喉、一吐為快的感覺。詩人的冤案是由于直言取禍,他的辨偽之說并非泛泛而發的宏論,而是對當時黑暗政治的針砭,是為抒發內心憂憤而做的《離騷》式的吶喊。

          返回
          a级毛片免费_天天摸天天碰天天碰_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_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address id="5x5hv"></address>

                <form id="5x5hv"><nobr id="5x5hv"></nobr></fo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