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劍棧風檣各苦辛,別時冰雪到時春。
為憑何遜休聯句,瘦盡東陽姓沈人。
其一
酒宴上的蠟燭燒殘了大半,燭芯的灰燼也冷卻了。用“冷灰殘燭”,說明送別的筵宴已近尾聲,闔座的人觸動離情。在這種慘淡的氣氛中,十歲的冬郎觸發了詩思,飛速地揮寫成送別的詩章。這就是此篇頭兩句對當年情景的追述。別宴的情況交代簡略,重點突出冬郎題詩,是為了主題的需要。
記事已畢,轉入評贊。為了不使詩句淪于一般的套語,詩人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將冬郎父子比作鳳,以“雛鳳清于老鳳聲”表明青出于藍,抽象的道理從而轉化為具體的形象。如此還不夠生動。詩人又聯想到,傳說中鳳凰產在丹山,它喜歡棲息的是梧桐樹。經過想象的馳騁,便構成這樣一幅令人神往的圖景:遙遠的丹山道上,美麗的桐花覆蓋遍野,花叢中不時傳來雛鳳清脆圓潤的鳴聲,附和著老鳳蒼涼的呼叫,顯得更為悅耳動人。這是非常富于詩情畫意的描繪。看了這幅圖畫,冬郎的崢嶸年少和俊拔詩才就都躍然紙上了。
使用鮮活生動的聯想和想象,將實事實情轉化為虛擬的情境、畫面,這可以說是李商隱詩歌婉曲達意的又一種表達形式。一首本來容易寫得平凡的寄酬詩,以“雛鳳聲清”的名句歷來傳誦不衰,除了詩人對后輩的真切情意外,跟這樣的表達形式是分不開的。
其二
李商隱自注:“沈東陽約嘗謂何遜曰:‘吾每讀卿詩,一日三復,終未能到?!嚯m無東陽之才,而有東陽之瘦矣?!薄赌鲜贰ず芜d傳》:“沈約嘗謂遜曰:‘吾每讀卿詩,一日三復,猶不能已?!?/p>
李商隱自注在文字上與此語略有出入。憑:請。何遜:南朝梁代著名詩人?!赌鲜贰ず芜d傳》:“遜字仲言,八歲能賦詩,弱冠,州舉秀才。南鄉范云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焙芜d與范云曾合作寫《范廣州宅聯句》一詩:“洛陽城東西,卻作經年別。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濛濛夕煙起,奄奄殘暉滅。非君愛滿堂,寧我安車轍?!贝嗽姷那八木錇榉对谱?,后四句為何遜作。東陽:沈約(441—513)字休文,號東陽,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南朝著名的文學家。沈約自幼孤貧,篤志好學,博覽群書,歷仕宋、齊、梁等三朝,官至尚書令,封建昌縣侯。瘦:瘦弱?!赌鲜贰ど蚣s傳》:“初,約久處端揆,有志臺司。論者咸謂為宜,而帝(梁武帝)終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見許。與徐勉素善,遂以書陳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意謂自己年老多病,因瘦弱的緣故,身上的腰帶常常要移動孔洞)?!?/p>
在寫法上,此詩別開生面。首句中的“各”字,緊扣詩題“兼呈畏之員外”,寫與韓瞻天各一方的思念之情。二句順勢而下,將這種思念之情從冬季延續到春天,即通過時間上的延長暗寓思念之長久。三四句回到贊揚韓偓的詩才方面,“瘦盡”二字回應首句中的“苦辛”,以沈約瘦弱之事并寫兩面,一寫才不如韓偓,二寫身世之感,暗寓詩人政治上的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