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不斷·酒杯深。元代。馬致遠。 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辭飲。君若歌時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爭甚?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行香子·述懷。宋代。蘇軾。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行香子·述懷。宋代。蘇軾。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飲酒·十三。魏晉。陶淵明。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異境。一士常獨醉,一夫終年醒,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規規一何愚,兀傲差若穎。寄言酣中客,日沒燭當秉。
九日登山。唐代。李白。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題輿何俊發,遂結城南期。筑土按響山,俯臨宛水湄。胡人叫玉笛,越女彈霜絲。自作英王胄,斯樂不可窺。赤鯉涌琴高,白龜道馮夷。靈仙如仿佛,奠酹遙相知。古來登高人,今復幾人在?滄洲違宿諾,明日猶可待。連山似驚波,合沓出溟海。揚袂揮四座,酩酊安所知?齊歌送清揚,起舞亂參差。賓隨落葉散,帽逐秋風吹。別后登此臺,愿言長相思。
飲酒·十三。魏晉。陶淵明。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異境。一士常獨醉,一夫終年醒,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規規一何愚,兀傲差若穎。寄言酣中客,日沒燭當秉。
洞庭湖阻風贈張十一署·時自陽山徙掾江陵。唐代。韓愈。 十月陰氣盛,北風無時休。蒼茫洞庭岸,與子維雙舟。霧雨晦爭泄,波濤怒相投。犬雞斷四聽,糧絕誰與謀。相去不容步,險如礙山丘。清談可以飽,夢想接無由。男女喧左右,饑啼但啾啾。非懷北歸興,何用勝羈愁。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暫開霽,過是吾無求。
南鄉子 其四。唐代。歐陽炯。 洞口誰家,木蘭船系木蘭花。紅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風相對語。
木蘭花·風簾向曉寒成陣。宋代。晏幾道。 風簾向曉寒成陣。來報東風消息近。試從梅蒂紫邊尋,更繞柳枝柔處問。來遲不是春無信。開晚卻疑花有恨。又應添得幾分愁,二十五弦彈未盡。
虞美人 浙江舟中作。元代。趙孟頫。 潮生潮落何時了。斷送行人老。消沉萬古意無窮。盡在長空、淡淡鳥飛中。海門幾點青山小。望極煙波渺。何當駕我以長風。便欲乘桴、浮到日華東。
苦筍。宋代。陸游。 藜藿盤中忽眼明,駢頭脫襁白玉嬰。極知耿介種性別,苦節乃與生俱生。我見魏徵殊媚嫵,約束兒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干霄戰風雨。
大酺。唐代。杜審言。 毗陵震澤九州通,士女歡娛萬國同。伐鼓撞鐘驚海上,新妝袨服照江東。梅花落處疑殘雪,柳葉開時任好風?;鸬略乒俜甑捞?,天長日久屬年豐。
熙寧八年夏,吳越大旱。九月,資政殿大學士知越州趙公,前民之未饑,為書問屬縣災所被者幾鄉,民能自食者有幾,當廩于官者幾人,溝防構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幾所,庫錢倉粟可發者幾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幾家,僧道士食之羨粟書于籍者其幾具存,使各書以對,而謹其備。
州縣史錄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萬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歲廩窮人,當給粟三千石而止。公斂富人所輸,及僧道士食之羨者,得粟四萬八千余石,佐其費。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憂其眾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異日,而人受二日之食。憂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為給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給。計官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職而寓于境者,給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為之告富人無得閉糶。又為之官粟,得五萬二千余石,平其價予民。為糶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成四千一百丈,為工三萬八千,計其傭與錢,又與粟再倍之。民取息錢者,告富人縱予之而待熟,官為責其償。棄男女者,使人得收養之。
越州趙公救災記。宋代。曾鞏。 熙寧八年夏,吳越大旱。九月,資政殿大學士知越州趙公,前民之未饑,為書問屬縣災所被者幾鄉,民能自食者有幾,當廩于官者幾人,溝防構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幾所,庫錢倉粟可發者幾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幾家,僧道士食之羨粟書于籍者其幾具存,使各書以對,而謹其備。 州縣史錄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萬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歲廩窮人,當給粟三千石而止。公斂富人所輸,及僧道士食之羨者,得粟四萬八千余石,佐其費。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憂其眾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異日,而人受二日之食。憂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為給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給。計官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職而寓于境者,給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為之告富人無得閉糶。又為之官粟,得五萬二千余石,平其價予民。為糶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成四千一百丈,為工三萬八千,計其傭與錢,又與粟再倍之。民取息錢者,告富人縱予之而待熟,官為責其償。棄男女者,使人得收養之?! ∶髂甏?,大疫。為病坊,處疾病之無歸者。募僧二人,屬以視醫藥飲食,令無失所恃。凡死者,使在處隨收瘞之?! 》?,廩窮人盡三月當止,是歲盡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屬。有上請者,或便宜多輒行。公于此時,蚤夜憊心力不少懈,事細巨必躬親。給病者藥食多出私錢。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轉死;雖死得無失斂埋,皆公力也?! ∈菚r旱疫被吳越,民饑饉疾癘,死者殆半,災未有巨于此也。天子東向憂勞,州縣推布上恩,人人盡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為得其依歸。所以經營綏輯先后終始之際,委曲纖悉,無不備者。其施雖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雖行于一時,其法足以傳后。蓋災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無,而能為之備。民病而后圖之,與夫先事而為計者,則有間矣;不習而有為,與夫素得之者,則有間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樂為之識其詳,豈獨以慰越人之思,半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歲之災,推公之所已試,其科條可不待頃而具,則公之澤豈小且近乎! 公元豐二年以大學士加太子保致仕,家于衢。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豈弟之實在于身者,此不著。著其荒政可師者,以為《越州趙公救災記》云。
陪李金吾花下飲。唐代。杜甫。 勝地初相引,余行得自娛。見輕吹鳥毳,隨意數花須。細草稱偏坐,香醪懶再酤。醉歸應犯夜,可怕李金吾。
浪淘沙·好恨這風兒。宋代。石孝友。 好恨這風兒,催俺分離!船兒吹得去如飛,因甚眉兒吹不展?叵耐風兒!不是這船兒,載起相思?船兒若念我孤恓?載取人人篷底睡,感謝風兒!
卜算子·風雨送人來。宋代。游次公。 風雨送人來,風雨留人住。草草杯盤話別離,風雨催人去。淚眼不曾晴,眉黛愁還聚。明日相思莫上樓,樓上多風雨。
村居苦寒。唐代。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赜^村閭間,十室八九貧。北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唯燒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歲,農者尤苦辛。顧我當此日,草堂深掩門。褐裘覆絁被,坐臥有馀溫。幸免饑凍苦,又無壟畝勤。念彼深可愧,自問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