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痕添、半篙柔綠,蒲梢荇葉無數。臺榭空蒙煙柳暗,白鳥銜魚欲舞。紅橋路,正一派、畫船蕭鼓中流住。嘔啞柔櫓,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轉,沖破翠錢雨。
譯文:雨后水漲,嫩綠的水面已漲至半篙,蒲柳和荇葉無數。亭臺樓榭迷蒙一片,柳枝暗沉,白鳥銜著魚兒飛掠欲舞。畫橋外,路幽長。畫船齊發,簫鼓陣陣,在水中央流連。隨著輕柔的劃槳之聲,船早巳拂過新荷,沿著河堤忽轉,沖破新荷出生時所下之雨。
注釋:漲痕,漲水的痕跡。柔綠,嫩綠,此處代指嫩綠之水色,蒲:蒲柳,即水楊。荇: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呈對生圓形,可食。煙柳:謂煙霧籠罩的柳林。嘔啞柔櫓:謂船行水面櫓篙劃水發出輕柔的水聲。嘔啞:象水聲。翠錢雨:指新荷生出時所下的雨。翠錢:新荷之雅稱。
蒹葭渚,不減瀟湘深處。霏霏漠漠如霧,滴成一片鮫人淚,也似汨羅投賦。愁難譜,只彩線、香菰脈脈成千古。傷心莫語,記那日旗亭,水嬉散盡,中酒阻風去。
譯文:長滿蘆葦的洲渚,絲毫不亞于瀟湘深處。雨紛紛而下,迷迷蒙蒙,如霧一般,恰似鮫人的眼淚,亦如正作賦投江以憑吊屈原。愁意難以譜寫,只是用彩線纏裹香菰以紀念屈原的習俗,千古流傳。一片傷心,沉默不語。記得那日在酒樓中,待到水上游戲做罷,人群散盡,我飲酒至半酣,迎風而行。
注釋:蒹葭渚:長滿蘆葦的洲渚。鮫人:神話傳說中的人魚。汨羅投賦:戰國時楚詩人屈原憂憤國事,投汨羅江(湘江支流)而死。后人寫詩作賦投入江中,以示憑吊。菰米:即菱白。其食為菰米,亦稱雕胡米,可食。旗亭:酒樓。因懸旗為酒招,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