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譯文:秋意來到邊城,聲聲號角哀鳴,平安烽火映照著高興亭。擊筑高歌,站在高處把酒灑向國土,引起了收復關中的無限興致。
注釋:角聲:行軍打仗用的鼓角之聲。烽火:古代邊防措施,于高峰處建臺,鎮守士卒于敵炬,白晝舉煙,夜間置火,警視軍民作好防御和迎敵準備。后又有每日處夜放煙一炬,謂之平安火。此指報前線無事的平安烽火。高臺:本處指高興亭。筑:古代的一中弦樂器。酹酒:把酒灑在地上的祭祀儀式。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譯文:誰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層層的暮云都推開?灞橋邊的如煙翠柳,曲江池畔的美麗樓臺,應該在月下佇立,等待著我軍收復失地,勝利歸來。
注釋:灞橋:在今陜西西安城東。唐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為唐代長安名勝。曲江:池名,在今陜西西安東南。為唐代以來的游覽勝地。應:應該。人:指宋軍,也包括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