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x5hv"></address>

        <form id="5x5hv"><nobr id="5x5hv"></nobr></form>

          子文庫網

          www.m090.com

          電子課本查找:
          語文課本
          數學課本
          英語課本
          物理課本
          化學課本
          政治課本
          歷史課本
          生物課本
          地理課本
          科學課本
          美術課本
          音樂課本
          體育課本
          書法課本
          更多
          范文大全查找:
          合同
          申請書
          各類稿件
          工作計劃
          工作總結
          演講稿
          主持稿
          心得體會
          辦公文秘
          致辭講話
          導游詞
          祝福語
          工作報告
          條據書信
          更多
          作文大全查找:
          讀后感
          觀后感
          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語作文
          節日作文
          日記作文
          書信作文
          題材作文
          話題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導
          文學閱讀
          更多
          語文基礎查找:
          造句
          臺詞
          近義詞
          反義詞
          褒義詞
          諺語
          謎語
          貶義詞
          擬人句
          排比句
          對聯
          百家姓
          歇后語
          繞口令
          更多
          百科知識查找:
          星座運勢
          美食推薦
          旅游攻略
          地方特產
          熱門影視
          健康養生
          兒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識
          禮儀知識
          節日知識
          理財知識
          更多
          ?

          蠶無夏織桑充寨,田廢春耕犢勞軍。

          出自唐代杜荀鶴的《題所居村舍

          家隨兵盡屋空存,稅額寧容減一分。

          衣食旋營猶可過,賦輸長急不堪聞。

          蠶無夏織桑充寨,田廢春耕犢勞軍。

          如此數州誰會得,殺民將盡更邀勛。

          ()

          譯文

          軍兵離去,家室一空。財物掠奪走,男子抓了丁。稅賦的數額又哪里容許減去一分?

          缺衣少食尚可勉強解決,賦稅常交又急迫,聽到傳令讓人心驚。

          到了夏天,桑樹瘋長充塞村寨,卻無人養蠶,無絲可織。到了春耕時節,田野荒蕪,耕牛都被犒勞了軍隊。

          這樣下去,哪一州縣會得到好處呢?只有那些軍棍酷吏靠宰殺榨取百姓得到更多功勛。

          注釋

          稅額:規定應繳賦稅的數字。寧容:豈容,不許。

          旋營:臨時對付。

          賦輸長急:官府長年都在急迫地催繳賦稅。輸,送。

          充寨:充作修營寨的木料。

          犢勞軍:將耕牛牽去慰勞官軍。犢,小牛。

          “如此”二句:多州縣都處于如此水深火熱之中,沒誰去理會,那些作地方宮的卻一味不顧人民的死活,只管敲榨勒索,爭取立功受賞、升官發財。

          參考資料:

          1、霍松林著,霍松林選集 第十卷 歷代好詩詮評,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0.10,第362頁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戰亂紀實詩,詩人將村居耳聞目見的情景,繪成一幅廣大農民被壓迫、被剝削的悲慘圖畫,篇中揭露了社會政治昏暗,民不聊生,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疾苦與呼聲,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寫戰亂造成的農村蕭條凋敝,聲討了一群屠殺人民起家的官吏。

          參考資料:

          1、陳順烈.五代詩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9

            這首墻頭詩,題在作者所住村舍的墻上,意在叫大家看,所以寫得很通俗。某些前人和今人以“鄙俚近俗”貶斥杜茍鶴反映民間疾苦的詩,孰不知既反映民間疾苦,又力圖寫得通俗易懂,盡可能爭取更多的讀者,正是杜茍鶴的難能可貴之處。

            離亂之后,詩人寄居在一個被戰爭蹂躪的滿目瘡痍的村莊里,他見到許多農舍,空無人居,由于賴以蠶織的桑樹竟被砍伐,充作修營寨的材料,所有耕牛也都被殺掉犒勞了士兵,使得蠶沒法養,帛不能織,大片田地也遭到了荒蕪,人們缺衣少食,只能湊合著過,但是就在這種情況下,農家所負擔的賦稅一分也不能少,催繳賦稅官吏的呼喊聲仍然非常急迫,實在慘不忍聽,作者最后指出,遭到兵燹之害得并不只這一個村莊,而是許多州縣。官府怎么一點也不予理會,減免賦稅呢,原來這些地方官吏都是一群不顧人民死活的家伙,老百姓都被殺害完了,他們還在多收稅向上面邀功請賞。

          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

          杜荀鶴朗讀
          ()
          a级毛片免费_天天摸天天碰天天碰_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_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address id="5x5hv"></address>

                <form id="5x5hv"><nobr id="5x5hv"></nobr></fo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