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x5hv"></address>

        <form id="5x5hv"><nobr id="5x5hv"></nobr></form>

          子文庫網

          www.m090.com

          電子課本查找:
          語文課本
          數學課本
          英語課本
          物理課本
          化學課本
          政治課本
          歷史課本
          生物課本
          地理課本
          科學課本
          美術課本
          音樂課本
          體育課本
          書法課本
          更多
          范文大全查找:
          合同
          申請書
          各類稿件
          工作計劃
          工作總結
          演講稿
          主持稿
          心得體會
          辦公文秘
          致辭講話
          導游詞
          祝福語
          工作報告
          條據書信
          更多
          作文大全查找:
          讀后感
          觀后感
          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語作文
          節日作文
          日記作文
          書信作文
          題材作文
          話題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導
          文學閱讀
          更多
          語文基礎查找:
          造句
          臺詞
          近義詞
          反義詞
          褒義詞
          諺語
          謎語
          貶義詞
          擬人句
          排比句
          對聯
          百家姓
          歇后語
          繞口令
          更多
          百科知識查找:
          星座運勢
          美食推薦
          旅游攻略
          地方特產
          熱門影視
          健康養生
          兒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識
          禮儀知識
          節日知識
          理財知識
          更多
          ?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新煙著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盧女門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詔,擬沽春酒醉京華。

          ()

          譯文

          一樹樹楊柳披拂著新火的輕煙,沿隨著官墻透迤蜿蜒;杏仁麥粥香氣溢散,家家戶戶互相饋送,一片騰歡。

          都城南京的城郭四周,舉目但見無盡的青山;節逢清明,更令客子無不把家鄉深深懷念。

          看那卞壺祠邊春草迷亂,莫愁女的故居前已被落花鋪滿。

          幸虧還有館中諸公共同作伴,不妨打來美酒痛醉一番。

          注釋

          館中諸公:即史館中一同修史的宋濂、王祎、朱右等十六人。館:指翰林院國史編修館。

          新煙,古時風俗,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禁火冷食,次日重新生火,故曰新煙。禁垣(yuán):皇宮的圍墻。

          杏酪(lào):傳統習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仁作粥。

          白下:南京的別稱。

          卞(biàn)侯:卞侯即晉朝的卞壺。他曾任尚書令,后來在討伐蘇峻的叛亂中戰死,被埋葬于白下。

          盧女:即莫愁,古代善歌的女子。

          待詔:明代翰林院所設官職,主管文件奏疏。此指修史。

          京華:即京都。

          參考資料:

          1、邱芬編寫.節日詩詞:黃山書社,2012.06:第96頁

          2、周嘯天主編.元明清名詩鑒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08:第220頁

          3、上海古籍出版社編.清明詩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04:第97頁

          創作背景

            詩人高啟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在南京與宋濂等人編修《元史》始成,其正值清明時節,詩人與翰林同官唱和玩樂,寫下了這首詩。創作背景

          參考資料:

          1、侯書生,遲月荃編著.領導干部古詩觀止:紅旗出版社,2013.12:第213頁

          2、楊鐮等主編.中國文學通典:詩歌通典: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9年01月第1版:第466頁

            清明節,舊時風俗為人們掃基祭祖的日子,所以最易觸發客居在外的游子的鄉思。這首詩所抒寫的心情也大抵如此,只是它表現得特別含蓄委婉、曲折隱微,在高啟的律詩中又是一種格調。

            “清明無客不思家”,既曰“無客不”,自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在內。不過,全詩直接抒寫思家之情語,僅此一句,其余則著力描寫最物,如垂柳、杏酪、青山、芳草、落花等,可謂色彩繽紛,明麗如畫,甚至有畫所難到者。但這一切,似并未使作者陶醉,從而消釋其思家之情,相反地,見景生情,反而更襯托、引發了他的思鄉情。

            官墻外的垂柳,絲絲弄碧,新煙縈繞;人家所精心制作的杏酪,散發出陣陣的芳香。這風光節物無不在告訴作者清明節的到來,自然也會喚起他往歲在家鄉與家人共度佳節的種種回憶。這一來,客居青山環繞的京師金陵的作者,自然便思念起家鄉來了。

            “卞侯墓下迷芳草,盧女門前映落花”,五、六兩句,意更深曲復雜。迷芳草,芳草萋萋,一片凄迷,化用《楚辭·招胞士》語:“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婆婆?!币言⒂兴細w之意。而作者偏又以芳草與卞侯墓并置,以落花與莫愁女映照,似更富有富貴難久恃,盛時難長留的感慨。

            作者來京前曾寫道:“北山恐起移文誚,東觀慚叨論議名。”(《被詔將赴京師御別親友》)于《赴京道中逢還鄉友》詩中又曾寫道:“我去君卻歸,相逢立途次。欲寄故鄉言,先詢上京事?!睂ψ约簛砭┤温殐刃娘@然已有矛盾和疑慮。加之寫罷此詩后僅四個月,朱元璋召見作者,面授戶部侍郎,他卻固辭不受,遂被放還。因而,在他的思家之情中交織有上述的感慨,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也正是因此,他才寫出了末尾兩句的強自寬慰之詞:幸而有幾位同院的故友,可與沽酒共飲,一醉京華。其意正是針對暗含于上述節物風光描寫中的寡歡、不幸心情而言,而“醉京華”之“醉”,也是為了譴悶寬懷而醉,而非緣歡快而取醉。

          高啟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杰”,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杰”,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高啟朗讀
          ()
          a级毛片免费_天天摸天天碰天天碰_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_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address id="5x5hv"></address>

                <form id="5x5hv"><nobr id="5x5hv"></nobr></fo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