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x5hv"></address>

        <form id="5x5hv"><nobr id="5x5hv"></nobr></form>

          子文庫網

          www.m090.com

          電子課本查找:
          語文課本
          數學課本
          英語課本
          物理課本
          化學課本
          政治課本
          歷史課本
          生物課本
          地理課本
          科學課本
          美術課本
          音樂課本
          體育課本
          書法課本
          更多
          范文大全查找:
          合同
          申請書
          各類稿件
          工作計劃
          工作總結
          演講稿
          主持稿
          心得體會
          辦公文秘
          致辭講話
          導游詞
          祝福語
          工作報告
          條據書信
          更多
          作文大全查找:
          讀后感
          觀后感
          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語作文
          節日作文
          日記作文
          書信作文
          題材作文
          話題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導
          文學閱讀
          更多
          語文基礎查找:
          造句
          臺詞
          近義詞
          反義詞
          褒義詞
          諺語
          謎語
          貶義詞
          擬人句
          排比句
          對聯
          百家姓
          歇后語
          繞口令
          更多
          百科知識查找:
          星座運勢
          美食推薦
          旅游攻略
          地方特產
          熱門影視
          健康養生
          兒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識
          禮儀知識
          節日知識
          理財知識
          更多
          ?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

          出自唐代韋應物的《寄李儋元錫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

          譯文

          去年那花開時節我們依依惜別,如今花開時節我們分別已一年。

          世事渺茫自我的命運怎能預料,只有黯然的春愁讓我孤枕難眠。

          多病的身軀讓我想歸隱田園間,看著流亡的百姓愧對國家俸祿。

          早聽說你將要來此地與我相見,我到西樓眺望幾度看到明月圓。

          注釋

          李儋(dān)元錫:李儋,曾任殿中侍御史,為作者密友;元錫,字君貺,為作者在長安鄠縣時舊友。

          春愁:因春季來臨而引起的愁緒。黯黯:低沉暗淡。一作“忽忽”。

          思田里:想念田園鄉里,即想到歸隱。

          邑有流亡:指在自己管轄的地區內還有百姓流亡。愧俸錢:感到慚愧的是自己食國家的俸祿,而沒有把百姓安定下來。

          問訊:探望。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38

          2、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257-258

          3、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160

          創作背景

            這首七律是韋應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大約作于唐德宗興元元年(784年)春天。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暮春入夏時節,韋應物離開長安,秋天到達滁州任所。李儋、元錫,是韋應物的詩交好友,在長安與韋應物分別后,曾托人問候。次年春天,韋應物寫了這首詩寄贈以答。

          參考資料:

          1、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160

          2、蕭滌非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683-684

            韋應物這首詩敘述了與友人別后的思念和盼望,抒發了國亂民窮造成的內心矛盾。

            詩是寄贈好友的,所以從敘別開頭。首聯即謂去年春天在長安分別以來,已經一年。以花里逢別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憶的意味;而以花開一年比襯,則不僅顯出時光迅速,更流露出別后境況蕭索的感慨。頷聯寫自己的煩惱苦悶?!笆朗旅C!笔侵竾业那巴荆舶瑐€人的前途。當時長安尚為朱泚盤踞,皇帝逃難在奉先,消息不通,情況不明。這種形勢下,他只得感慨自己無法料想國家及個人的前途,覺得茫茫一片。他作為朝廷任命的一個地方行政官員,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憂愁苦悶,感到百無聊賴,一籌莫展,無所作為,黯然無光。頸聯具體寫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為他有志而無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辭官歸隱;但因為他忠于職守,看到百姓貧窮逃亡,自己未盡職責,于國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這樣進退兩難的矛盾苦悶處境下,詩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尾聯便以感激李儋的問候和亟盼他來訪作結。

            這首詩的藝術表現和語言技巧,并無突出的特點。有人說它前四句情景交融,頗為推美。這種評論并不切實。因為首聯即景生情,恰是一種相反相成的比襯,景美而情不歡;頷聯以情嘆景,也是傷心人看春色,茫然黯然,情傷而景無光;都不可謂情景交融。其實這首詩之所以為人傳誦,主要是因為詩人誠懇地披露了一個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員的思想矛盾和苦悶,真實地概括出這樣的官員有志無奈的典型心情。這首詩的思想境界較高,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兩句,自宋代以來,甚受贊揚。范仲淹嘆為“仁者之言”,朱熹盛稱“賢矣”。這些評論都是從思想性著眼的,贊美的是韋應物的思想品格。但也反映出這詩的中間兩聯,在封建時代確有較高的典型性和較強的現實性。事實上也正如此,詩人能夠寫出這樣真實、典型、動人的詩句,正由于他有較高的思想境界和較深的生活體驗。

          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

          韋應物朗讀
          ()
          a级毛片免费_天天摸天天碰天天碰_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_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address id="5x5hv"></address>

                <form id="5x5hv"><nobr id="5x5hv"></nobr></fo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