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以短偈形式贊唱的宗教頌歌。
⒉ 指誦經。
⒈ 佛教語。諷誦經文。
引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上·安清》:“高 向之梵語數番,讚唄數契。蟒悲淚如雨,須臾還隱?!?br />《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天仙空里散名花,讚唄之聲相趁迭?!?br />《宋史·李紘傳》:“紘 奏曰:‘ 文德殿 布政會朝之正位,每災異,輒聚緇黃讚唄示其間,何以示中外?’”
1. 以短偈形式贊唱的宗教頌歌。 唐 道宣 《敘列代王臣滯惑解》:“掛旛蓋於長剎,放充庭之鹵簿,徵玉食以齋會,雜王公之亨燕,唱高越之贊唄,象食舉之登歌?!?br />《新唐書·李蔚傳》:“懿宗 惑浮屠,常飯萬僧禁中,自為贊唄?!?/span>
⒉ 指誦經。參見“唄讚”。
引清 鈕琇 《觚賸·琉球使》:“行三日后,見一山橫於舟前,首尾約長千丈,以鏡照之,乃巨魚也。緇黃贊唄,其魚漸沉。”
⒈ 歌詠贊頌佛教三寶的偈頌。也作「唄唱」、「唄贊」。
引《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三》:「又差二尼,能贊唄者,于日日中常持土屑及以凈水?!?br />《宋史·卷二八七·李昌齡傳》:「每災異,輒聚緇黃,贊唄于其間?!?/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