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謂一次已經過分。亦作:一之已甚、一之為甚。
⒈ 謂一次已經過分。
引《左傳·僖公五年》:“晉 不可啟,寇不可翫,一之謂甚,其可再乎?”
后亦作“一之已甚”、“一之為甚”。 唐 任蕃 《夢游錄·張生》:“酒至白面少年,復請歌。 張 妻曰:‘一之已甚,其可再乎?’”
元 侯克中 《歸興》詩:“一之為甚其能再,二者何由可得兼。”
明 劉基 《春秋明經·晉士縠盟于垂隴》:“是 晉襄 之待諸侯,皆以大夫當之矣。一之已甚,其可再乎? 晉 不足責也, 魯 亦可以省矣?!?/span>
⒈ 一次已經過分,表示不能再有第二次。唐·任蕃也作「一之為甚」。
引《左傳·僖公五年》:「一之謂甚,其可再乎?」
《夢游錄·張生》:「酒至白面少年,復請歌。張妻曰:『一之謂甚,其可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