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晉時王質伐木,至,見童子數人棋而歌。質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如棗核。質含之,不覺饑。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質起,視斧柯盡爛。既歸,無復時人?!焙笥魃街蟹綌等?,世上已千年。亦用為醉心棋藝的典實。
⒈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信安郡 石室山,晉 時 王質 伐木,至,見童子數人棊而歌。 質 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 質,如棗核。
引質 含之,不覺飢。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 質 起,視斧柯盡爛。既歸,無復時人?!?br />后喻山中方數日,世上已千年。亦用為醉心棋藝的典實。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仙家每每好此,所以有 王質 爛柯之説?!?/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