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元明兵制。元初,發民為兵,令貧富相兼應役,有正軍戶和貼軍戶,正軍戶合二三而出一人,貼軍戶貼出錢以津貼正軍戶。明時,貼軍戶則成為候補軍戶,正軍死,貼戶丁補。
⒈ 元 明 兵制。 元 初,發民為兵,令貧富相兼應役,有正軍戶和貼軍戶,正軍戶合二三而出一人,貼軍戶貼出錢以津貼正軍戶。 明 時,貼軍戶則成為候補軍戶,正軍死,貼戶丁補。
引《元史·兵志一》:“既平中原,發民為卒,是為 漢 軍?;蛞载毟粸榧滓遥瑧舫鲆蝗?,曰獨軍戶,合二三而出一人,則為正軍戶,餘為貼軍戶?!?br />亦省稱“貼戶”。 《元史·兵志一》:“舊例,丁力強者充軍,弱者出錢,故有正軍、貼戶之籍?!?br />《明史·兵志四》:“初,三丁已上,垛正軍一,別有貼戶,正軍死,貼戶丁補。至是,令正軍、貼戶更代,貼戶單丁者免;當軍家蠲其一丁徭?!?/span>
⒈ 元代的兵役制度中,用錢雇請他人代替當兵的人家,稱為「貼軍戶」。
引《元史·卷九八·兵志》:「既平中原,發民為卒,是為漢軍?;蛞载毟粸榧滓遥瑧舫鲆蝗?,曰:『獨戶軍』,合二三而出一人,則為正軍戶,余為貼軍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