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同“食不二味”。
⒈ 同“食不二味”。
引《史記·吳太伯世家》:“越王 句踐 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弔死問疾,且欲有所用其眾。”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吳王 聞 越王 盡心自守,食不重味,衣不重綵。”
漢 荀悅 《漢紀·哀帝紀上》:“博 初起為亭長,為人廉潔,不好酒色,食不重味,案上不過三杯。”
⒈ 飲食時不用兩種菜肴。形容生活儉樸。也作「食不二味」。
引《史記·卷三一·吳太伯世家》:「越王句踐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問疾,且欲有所用其眾?!?br />《漢書·卷九二·游俠傳·朱家傳》:「振人不贍,先從貧賤始,家亡余財,衣不兼采,食不重味,乘不過軥牛?!?/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