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詐取與強搶。常用以形容不擇手段獲取財物或權利。
⒈ 詐取與強搶。常用以形容不擇手段獲取財物或權利。
引宋 蘇軾 《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之一:“怪君何處得此本,上有 桓玄 寒具油;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癡 虎頭 ?”
金 元好問 《覓神宵道士古銅爵》詩:“巧偷豪奪吾何敢?他日酬君九府錢?!?br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小縣少古跡》:“總之,彈丸小邑,僻陋自慚,蓋不得不為此巧偷豪奪之行也?!?br />亦作“巧取豪奪”。 郭小川 《痛悼敬愛的周總理》詩:“反對帝國主義的巧取豪奪,倒行逆施!”
⒈ 用巧詐的手段騙取,或倚仗權勢強行奪取。多用以形容不擇手段的奪取權、財。宋·蘇軾〈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詩:「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癡虎頭?!挂沧鳌负缞Z巧取」、「巧取豪奪」、「詐取豪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