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棉上衣。元明時亦專指邊防將士或錦衣衛的冬服。
⒉ 一種戲劇服裝。傳統戲中演花面者身須魁梧,方顯威嚴,其袍內襯著的厚棉馬甲,即名胖襖。
⒈ 棉上衣。 元 明 時亦專指邊防將士或錦衣衛的冬服。
引《元典章新集·兵部·軍制》:“下戶相合置備車牛,其應般本奕衣甲、胖襖、槍刀、弓箭、軍需等物,已及滿載?!?br />《明史·食貨志三》:“乙字庫,貯胖襖、戰鞋、軍士裘帽。”
吳晗 《朱元璋傳》第六章二:“過去時代人穿的缊袍,用舊絮裝的冬衣,被用木棉裝的胖襖所代替了?!?/span>
⒉ 一種戲劇服裝。傳統戲中演花面者身須魁梧,方顯威嚴,其袍內襯著的厚棉馬甲,即名胖襖。
引袁世海 《我的舞臺生活》五六:“演出時,又是‘搶背’、‘吊毛’,又得唱、舞、打、跑,累得熱汗濕透水衣子,連‘胖襖’都濕透。”
⒈ 傳統戲劇中扮演花面的凈角,在劇中腳色須身材胖大,才有威嚴,因此在衣內襯厚棉背心,稱為「胖襖」。
⒉ 棉絮極多的短襖,軍士上陣時用來防御槍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