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賄賂守門人的財物。
⒈ 指賄賂守門人的財物。
引清 顧炎武 《日知錄·閽人》:“《后漢書·梁冀傳》:‘ 冀 壽 共乘輦車,游觀第內。鳴鐘吹管,或連繼日夜??偷介T不得通,皆請謝門者,門者累千金?!袢账^門包,殆昉於此?!?br />清 袁枚 《新齊諧·福建解元》:“聞門外喧嚷聲,問之,則解元與公家人為門包角口。”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就你爺爺 老張才,一年到頭單這大小官的門包錢,就夠買地,娶媳婦,生兒子,添孫子!”
⒈ 舊時求見顯貴或官僚時,送給守門人的財物。
引《官場現形記·第一九回》:「閻王好見,小鬼難當,旁邊若有人幫襯,敲敲邊鼓,用一個錢,可得兩錢之益。倒是送這一萬銀子的門包,少了拿不出去,總得五千起碼?!?br />《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我們中國官場實在不容易請教,差不多的就不見。還有他的門口的人勒索門包?!?/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