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源出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秦檜與妻子東窗下密謀殺害岳飛。秦檜死后在地獄受懲罰。其妻設醮,秦檜要道士傳言“東窗事發矣!”后以“東窗事發”比喻陰謀或所犯罪行敗露。亦說“東窗事犯”
英to be exposed; the cat is out of the bag;
⒈ 后因以“東窗事發”或“東窗事犯”概指此事。亦用以喻陰謀敗露,自食惡果。
引據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佞倖盤荒》載, 宋 元 間傳說, 秦檜 欲殺 岳飛 時,曾與妻子 王氏 在東窗下密謀。后 檜 游 西湖,舟中得疾,見一人披發厲聲曰:“汝誤國害民,吾已訴天,得請矣?!?br />檜 死后,在地獄備受諸苦。 王氏 給他做道場,并派道士去探望他,他對道士說:“可煩傳語夫人,東窗事發矣?!?br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五·東窗事犯》:“岳武穆 戲文《何立鬧酆都》,世皆以為假設之事,乃為 武穆 泄寃也。予嘗見 元 之 平陽 孔文仲 有《東窗事犯》樂府, 杭 之 金人杰 有《東窗事犯》小説。”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圓駕》:“[旦]若説 秦夫人 的受用,一到了陰司,撏去了鳳冠霞帔,赤體精光……聽的是東窗事發?!?/span>
⒈ 傳說秦檜與妻王氏在東窗下密謀陷害岳飛。秦檜死后受譴責,于冥司托人告訴王氏說,東窗下的密謀已經暴露了。見明·田汝成也作「東窗事犯」。
引《西湖游覽志余·卷四·佞幸盤荒》。后以此比喻陰謀敗露,將被懲治?!毒劳ㄑ浴ぞ矶枴び嬔悍瘀牣a禍》:「我早間見那做娘的打慶奴,晚間押番歸卻,打發我出門。莫是『東窗事發』?若是這事走漏,須教我吃官司,如何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