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用簞盛飯吃,用瓢舀水喝,舊指安貧樂道,也指生活貧苦。
例而顏淵簞食瓢飲,在于陋巷?!稘h書·貨殖傳》
英poor; live simply on a bamboo dish of rice and a gourd of drink;
⒈ 亦省作“簞瓢”。
引《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 回 也不改其樂。賢哉 回 也!”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韋令公皋》:“妾辭家事君子,荒隅一間茅屋,亦君之居;炊菽羹藜,簞食瓢飲,亦君之食?!?br />唐 毛杰 《與盧藏用書》:“必何雞鳴狗盜,始資僥倖之能;簞食瓢飲,不顧清虛之用!”
漢 班固 《答賓戲》:“顏 潛樂於簞瓢, 孔 終篇於西狩?!?br />唐 權德輿 《送少清赴潤州參軍因思練舊居》詩:“二紀樂簞瓢,煙霞暮與朝?!?br />清 趙翼 《敝廬將圮稍事修葺詩以落成》:“陋稱簞瓢居巷內,貧真樓閣造空中。”
⒈ 語本指顏回生活雖然清苦,卻依舊不改樂道的志趣。后用以比喻安貧樂道。唐·韓愈〈與李翶書〉:「彼人者,有圣者為之依歸,而又有簞食瓢飲,足以不死,其不憂而樂也?!挂沧鳌负勂奥铩埂?/p>
引《論語·雍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br />《漢書·卷九一·貨殖傳·子贛傳》:「顏淵簞食瓢飲,在于陋巷?!?/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