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封建時代對世交長輩所行的禮節。
⒉ 指結為異姓兄弟。
⒈ 封建時代對世交長輩所行的禮節。
引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十:“俄 潞公 代 魏公 為留守,未至,揚言云:‘ 李稷 之父 絢,我門下士也。聞 稷 敢慢 魏公,必以父死失教至此。吾視 稷 猶子也,果不悛,將庭訓之?!?北京,李稷 謁見,坐客次,久之,公著道服出,語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稷 不獲已,如數拜之?!?/span>
⒉ 指結為異姓兄弟。
引《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當下 徐信 遂與 劉俊卿 八拜為交,置酒相待。”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一折:“臣與 英布 同鄉,又是少年八拜至交的兄弟?!?br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八拜相交,三年間隔,只是回頭欠早?!?/span>
⒈ 行八次禮:(1)? 古時對神明所行的禮節。(2)? 古時對父執輩所行的禮節。宋·邵伯溫。
引《儒林外史·第四〇回》:「蕭云仙紗帽補服,自己站在前面,率領眾百姓,叫木耐在旁贊禮,升香、奠酒,三獻、八拜?!?br />《聞見前錄·卷一〇》:「韓魏公留守北京,李稷以國子博士為漕,頗慢公。公不為較,待之甚禮。……久之,公著道服出,語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火⒉猾@已,如數拜之?!?/span>
⒉ 結拜為異姓兄弟姊妹。參見「八拜之交」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