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先秦時官名。
⒉ 右軍,右翼部隊。
⒊ 復姓。
⒈ 先 秦 時官名。
引《左傳·文公七年》:“夏四月, 宋成公 卒。於是 公子成 為右師。”
楊伯峻 注:“宋 以右師、左師、司馬、司徒、司城、司寇為六卿?!?br />《孟子·離婁下》:“公行子 有子之喪,右師往弔?!?br />趙岐 注:“右師, 齊 之貴臣 王驩 字 子敖 者?!?/span>
⒉ 右軍,右翼部隊。
引《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陳 蔡 奔, 楚 右師潰?!?br />《國語·晉語四》:“公以二軍下,次於 陽樊。右師取 昭叔 于 溫?!?br />韋昭 注:“二軍,左、右軍?!?/span>
⒊ 復姓。
引《通志·氏族四》:“《世本》:‘ 宋莊公 至 公子申,世為 右師 氏?!?漢 有中郎將 右師譚,后漢 有博士 右師細君?!?br />《后漢書·儒林傳下·包咸》:“少為諸生,受業 長安,師事博士 右師細君。”
李賢 注:“姓 右師?!?/span>
⒈ 職官名。春秋戰國時宋、趙等國所設的執政官。
⒉ 復姓。如漢有右師譚、右師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