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有幾種說法。(1)謂父、子、孫。《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编嵭ⅲ骸叭澹^父、子、孫。”《儀禮·士昏禮》:“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請吉日?!编嵭ⅲ骸叭澹^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按,前注據父言之,故云子、孫;后注據子言之,故云己與子,二注義同。參閱孫詒讓《周禮正義》。(2)謂父族、母族、妻族?!洞蟠鞫Y記·保傅》:“三族輔之?!北R辯注:“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莊子·徐無鬼》:“夫與國君同食,澤及三族,而況父母乎!”成玄英疏:“三族,謂父母族、妻族也?!薄逗鬂h書·楊終傳》:“秦政酷烈,違忤天心,一人有罪,延及三族。”李賢注引《漢書音義》:“父族、母族、妻族也。”(3)謂父母、兄弟、妻子。《史記·秦本紀》:“法初有三族之罪。”裴骃集解引張晏曰:“父母、兄弟、妻子也?!?/p>
⒉ 指一人犯罪而誅其三族。
⒊ 指上古帝鴻、少暤、顓頊之不才子,即渾沌、窮奇、梼杌。
⒈ 有幾種說法。(1)謂父、子、孫。
引《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
鄭玄 注:“三族,謂父、子、孫。”
《儀禮·士昏禮》:“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請吉日?!?br />鄭玄 注:“三族,謂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br />按,前注據父言之,故云子、孫;后注據子言之,故云己與子,二注義同。參閱 孫詒讓 《周禮正義》。(2)謂父族、母族、妻族。 《大戴禮記·保傅》:“三族輔之?!?br />盧辯 注:“三族,父族、母族、妻族?!?br />《莊子·徐無鬼》:“夫與國君同食,澤及三族,而況父母乎!”
成玄英 疏:“三族,謂父母族、妻族也?!?br />《后漢書·楊終傳》:“秦 政酷烈,違啎天心,一人有罪,延及三族。”
李賢 注引《漢書音義》:“父族、母族、妻族也?!?br />(3)謂父母、兄弟、妻子。 《史記·秦本紀》:“法初有三族之罪?!?br />裴骃 集解引 張晏 曰:“父母、兄弟、妻子也。”
⒉ 指一人犯罪而誅其三族。
引《墨子·號令》:“其以城為外謀者,三族?!?br />《史記·秦始皇本紀》:“子嬰 遂刺殺 高 於齋宮,三族 高 家以徇 咸陽?!?/span>
⒊ 指上古 帝鴻、少暤、顓頊 之不才子,即 渾沌、窮奇、梼杌。
引《左傳·文公十八年》:“此三族也,世濟其兇,增其惡名,以至于 堯,堯 不能去?!?br />《史記·五帝本紀》:“昔 帝鴻氏 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慝,天下謂之 渾沌。少皞氏 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 窮奇。顓頊 氏 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 檮杌。此三族世憂之。至于 堯,堯 未能去。”
⒈ 三種有血緣關系的親屬:(1)? 父母、兄弟、妻子。裴骃·集解引張晏曰:「父母、兄弟、妻子也?!?2)? 父族、母族、妻族。唐·成玄英·疏:「三族,謂父母族也,妻族也?!?3)? 父、子、孫。漢·鄭玄·注:「三族謂父、子、孫?!?4)? 父之昆弟、己之昆弟、子之昆弟。漢·鄭玄·注:「三族謂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p>
引《史記·卷五·秦本紀》:「法初有三族之罪?!?br />《莊子·徐無鬼》:「夫與國君同食,澤及三族,而況父母乎?」
《周禮·春官·小宗族》:「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br />《儀禮·士昏禮》:「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請吉日。」
⒉ 泛稱親族。
引《三國演義·第一三回》:「令諸侯共伐我等,三族不能保矣?!?br />清·汪中〈先母鄒孺人靈表〉:「方中幼時,三族無見恤者。」
英語(old)? three generations (father, self and sons)?, three clans (your own, your mother's, your wif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