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見“訟寃”。
⒈ 李善 注作“訟免”。
引三國 魏 嵇康 《幽憤詩》:“實恥訟寃,時不我與。”
清 計六奇 《明季北略·熊廷弼傳》:“后輔臣 韓爌 為之訟寃,得賜歸葬?!?br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三節:“八四七年,貶 李德裕 為 潮州 司馬, 丁柔立 上書替 李德裕 訟冤?!?/span>
⒉ 申辯冤屈。
引三國 魏 嵇康 《幽憤詩》:“實恥訟寃,時不我與?!?br />李善 注作“訟免”。 清 計六奇 《明季北略·熊廷弼傳》:“后輔臣 韓爌 為之訟寃,得賜歸葬?!?br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三節:“八四七年,貶 李德裕 為 潮州 司馬, 丁柔立 上書替 李德裕 訟冤?!?/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