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銜恨貌。
⒈ 銜恨貌。
引唐 柳宗元 《詠史》詩:“燕 有 黃金臺,遠致 望諸君。嗛嗛事強怨,三歲有奇勛?!?/span>
⒉ 謙遜貌。
引《漢書·藝文志》:“﹝道家者流﹞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合於 堯 之克攘,《易》之嗛嗛?!?br />顏師古 注:“嗛字與謙同?!?br />《文選·左思<魏都賦>》:“親御監門,嗛嗛同軒?!?br />李善 注:“《周易》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瘑?,古謙字?!?/span>
⒊ 微小貌。
引《國語·晉語一》:“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祇取憂也?!?br />韋昭 注:“嗛嗛,猶小小也。”
⒋ 不滿足貌。
引漢 王符 《潛夫論·交際》:“﹝鸞鳳﹞陵朱云,薄斗極,呼吸陽露,曠旬不食,其意尚猶嗛嗛如也?!?br />晉 束晳 《貧家賦》:“食草葉而不飽,常嗛嗛於膳珍?!?br />清 惲敬 《答陳云渠書》:“敬 少時詩學 太白,后漸入 香山、東坡,所嗛嗛不足者,太似耳?!?/span>
⒈ 微小的。
引《國語·晉語一》:「嗛嗛之德,不足就也?!?/span>
⒉ 不足的。
引晉·束晳〈貧家賦〉:「食草葉而不飽,常嗛嗛于膳珍?!?/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