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祭祀時獻酒三次,即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合稱“三獻”。
⒉ 三種祭品。
⒊ 三次呈獻。
⒈ 古代祭祀時獻酒三次,即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合稱“三獻”。
引《儀禮·聘禮》:“薦脯醢,三獻?!?br />《后漢書·百官志二》:“光祿勛,卿一人……郊祀之事,掌三獻?!?br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禮》詩之三:“三獻欲終侵曙色,百神齊下散天香?!?br />明 楊慎 《江祀記》:“肅將天祝,幽贊于神明,舉爟張樂,三獻望燎已,事乃竣?!?/span>
⒉ 三種祭品。
引宋 沉括 《夢溪筆談·辯證一》:“祭禮有腥、燖、熟三獻?!?/span>
⒊ 三次呈獻。
引唐 韓愈 《孟生詩》:“卞和 試三獻,期子在秋砧?!?br />明 何景明 《送石秀才下第還趙州》詩:“荊 玉已三獻, 冀 羣當一空?!?/span>
⒈ 古代舉行祭典時,初次獻酒為初獻,再次獻酒為亞獻,第三次獻酒為終獻,合稱為「三獻」。
引《續漢書志·第二五·百官志二》:「光祿勛,卿一人,中二千石?!检胫抡迫I?!?br />《儒林外史·第四〇回》:「率領眾百姓,叫木耐在旁贊禮,升香、奠酒,三獻、八拜?!?/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