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舊時道士唱道情用的打擊樂器。
英a percussion instrument made of bamboo;
⒈ 舊時道士唱道情用的敲擊樂器。以竹筒為體,長約65到100厘米,底端蒙以豬羊護心薄皮,以手敲打。常與簡板合用。
引元 無名氏 《翫江亭》第二折:“稽首則不如跟貧道打簡子,摑漁鼓……無憂無慮那開懷。”
明 王守仁 《歸隱·園林好》套曲:“卸下了朝簪烏帽,布袍上系麻絳,把漁鼓簡兒敲?!?br />《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左胳膊上攬著個漁鼓,手裡掐著副簡板,卻把右手拍著鼓?!?br />沈從文 《從文自傳·一個老戰士》:“有鑼,有鼓,有笛子胡琴,漁鼓簡板,骨牌紙牌,無不齊全?!?/span>
⒉ 借指道情。因用漁鼓伴奏而得名。
引明 徐渭 《讀某愍婦弟集》詩:“急須一本彈漁鼓,恐有 中郎 別唱行?!?/span>
⒈ 一種打擊樂器。參見「魚鼓簡板」條。
引元·戴善甫《翫江亭·第二折》:「俺出家人閑來坐靜,悶來游訪?!怵B神,飲風吹露,打漁鼓,摑簡子?!?br />元·楊訥《西游記·第一八出》:「打漁鼓高歌興添,采靈芝快樂無厭?!?/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