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關塞名。即漢五原郡之榆柳塞。在今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
⒉ 地名合稱。在今陜西省。
⒊ 地名合稱。在今寧夏境內。
⒋ 指唐韓愈《原道》《原性》《原人》《原鬼》《原毀》五文。
⒈ 關塞名。即 漢 五原 郡之 榆柳塞。在今 內蒙古自治區 五原縣。
引《漢書·匈奴傳下》:“呼韓邪單于 款 五原塞,愿朝三年正月?!?br />唐 賈至 《出塞曲》:“傳道 五原 烽火急,單于昨夜寇新 秦。”
⒉ 地名合稱。在今 陜西省。
引唐 杜甫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詩:“五原空壁壘,八水散風濤?!?br />仇兆鰲 注引《長安志》:“長安、萬年 二縣之外,有 畢原、白鹿原、少陵原、高陽原、細柳原,謂之五原。”
⒊ 地名合稱。在今 寧夏 境內。
引唐 駱賓王 《早秋出塞寄東臺詳正學士》詩:“促駕逾三水,長驅望五原。”
陳熙晉 注:“五原謂 龍游原、乞地千原、青嶺原、可嵐貞原、橫槽原也?!?/span>
⒋ 指 唐 韓愈 《原道》《原性》《原人》《原鬼》《原毀》五文。
引明 徐師曾 《文體明辨序說·原》:“自 唐 韓愈 作‘五原’,而后人因之?!?/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