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猶同鄉,同里。古以二十五家為一社。
⒉ 志趣相同者結社,互稱同社。亦謂同在一社。宋朱熹有《己未九日諸友載酒見過次韻為謝并呈同社諸名勝》詩。
⒊ 猶同學。明清時,鄉社皆立社學,同社學習者,稱“同社”。
⒈ 猶同鄉,同里。古以二十五家為一社。
引唐 韓愈 《南溪始泛》詩之二:“愿為同社人,雞豚燕春秋?!?/span>
⒉ 志趣相同者結社,互稱同社。亦謂同在一社。 宋 朱熹 有《己未九日諸友載酒見過次韻為謝并呈同社諸名勝》詩。
引清 李漁 《慎鸞交·訂游》:“明日乃花朝令節,小弟與同社諸友,各出分資,就在 虎丘寺 中,做一箇勝會?!?/span>
⒊ 猶同學。 明 清 時,鄉社皆立社學,同社學習者,稱“同社”。參閱《續文獻通考·學?!贰?/p>
引清 曹寅 《戲送錢穆孫》詩之二:“石橋執經予最少,十年同社夜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