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佛教指妨礙修行的罪惡。
英evil creature; vile spawn;
⒉ 長輩罵不肖子弟的話。
英a term of abuse formerly used by the elders of a clan cursing their juniors;
⒊ 借指金錢。
例應伯爵因記掛著二人許了他些業障兒,趁此機會好向他要?!督鹌棵贰?/span>
英money;
⒈ 佛教語。謂妨礙修行證果的罪業。
引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中·曇無讖》:“進 更思惟:‘但是我業障未消耳?!?br />《法苑珠林》卷七五:“如是神呪,具大威力,能受持者,業障消除。”
《西游記》第十五回:“你須用心了還業障;功成后,超越凡龍,還你個金身正果?!?/span>
⒉ 詈詞。指責他人他物為惡果、禍患的根源。
引《金瓶梅詞話》第二四回:“婆子道:‘奶奶,你看丟下這兩個業障在屋里,誰看他?’”
清 李漁 《比目魚·肥遯》:“要急拋離這烏紗業障。”
《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 在坑里偷眼看老虎走過幾里……自心里想:‘這業障雖然去了,必定是還要回來吃我,如何了得?’”
⒈ 佛教上指由于過去的惡行所造成的障礙。也作「孽障」。
⒉ 罵人的話。意指可惡的家伙、該死的人。也作「孽障」。
引《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心里想道:『這業障雖然去了,必定是還要回來吃我,如何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