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這些哲理小故事,你可以在等公交等地鐵的時候小作閱讀,也可以在忙碌了一天之后給自己看篇睡前故事。也許并不會立竿見影地令你感悟到人生的真諦,但卻像一碗碗熱騰騰的心靈雞湯一樣,滋補著我們的每一天。這次漂亮的小編為您帶來了哲理故事及感悟【優秀5篇】,您的肯定與分享是對小編最大的鼓勵。
前段時間,筆者一時興起,準備在QQ【附近的人】里面尋找一位能夠聊得來的朋友,當然,肯定是異性嘛!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漂亮的女生太多了,特別是照片漂亮的女生,簡直如群星般繁多;筆者不是一個隨便的人,在眾多漂亮的妹子中,筆者根據ID和簽名的既視感選擇了一位感覺不錯的女生聊天。
“嗨!”很簡單的打招呼方式,主要是因為筆者確實不擅長社交。
過了一會兒后,女生回了信息“嗨,你好!”
從女生的回復中,可以看出,這應該是一個比較容易相處的人,起碼性格不會太差;而之后發生的一些事情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
女生的ID是【琞】,話說這個字還真難認,估計很多人都不認識,而就是這樣一個字,讓筆者覺得,女生比較有內涵。同時,她的簽名也非常清新,給人以淡雅簡約的印象【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能夠和這樣一位古香古色的雅女子聊天,真的感覺很好,同樣喜歡文字,同樣喜歡古風,這份驚喜就像是冬眠已久的人突然來到了風暖花香的四月天。
聊了很多,也爭論了很多,每一個合適的話題都可以稱得上是“賓主盡歡”。雖然只是萍水之交,與她素不相識;可聊天的那種感覺卻宛如是和相識多年的老朋友一起品茗閑話時的輕松愜意。
略顯煩悶的工作之余,能和一個人輕輕松松,悠然自在的說說話真的很不錯;也就是在那段時間,在她的建議下,筆者開始嘗試寫散文,所謂【良師益友】,筆者笑著感嘆,她算得上是半個了吧!
或許是由于經常寫故事的緣故,筆者的散文很不精煉,故事中所具有的感情色彩,在散文里也完全無法體現出來。她一次次的仔細品味提建議,筆者也是很用心的一次次修改;雖然最后可能依然達不到想象中的標準,可這個過程已經是非常美好的故事了。
不得不說,男女之間,聊著聊著總會牽扯到感情的話題,恰好筆者又是一個對感情故事比較好奇的人。于是,兩人又開始了對情感方面的話題進行探討,什么是“美”?“感情是只爭朝夕,還是惟愿長久?”
感悟
雖然都是感情菜鳥,可倒也有各自不同的見解;也就是在那次聊天后,筆者知道她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目前卻正在暗戀一個男生。
當然,那個男生肯定不是筆者。于是,在得知這個消息后,筆者條件反射般開始在內心疏遠女生,每個人都有占有欲和控制欲,沒有男生愿意自己的女朋友會有玩得特別特別要好的異性朋友,甚至可能威脅到自己的地位,這是男生們無法忍受的事情,同理,筆者覺得女生也是如此。
一開始筆者就說過,女生是挺漂亮的那種,雖然有些素顏朝天,不施粉黛,卻天生麗質,特別是微笑時的。樣子非常動人。所以,女生和她暗戀的男生交往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于是,在無意間相遇33天后,筆者和那位素不相識的朋友分道揚鑣了。
畢竟,生活還要繼續,你我不可能為了一個半虛擬的人物放棄自己現有的生活。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幾年前到韓國出差,有一件小事令我的至今難忘。
在韓期間參加了幾場研討會,會場設有飲水處。第一次到這類飲水處,卻找不到水杯。只看到飲水器旁邊放著一疊紙,像辦公桌上用來寫備忘錄的貼紙一樣的東西。有人就拿起這玩意裝水飲用。我的拿起一片,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小紙口袋。尺寸比一張名片稍大,上面有英文寫著BEST MINERAL WATER CUPS(最好的礦泉水杯),用手撐開即可裝水飲用。裝水量也就夠喝一兩口,想多喝只能再裝。
媒體經常有“如今我的們是否還應該省儉”之類的討論。在我的看來,韓國社會比我的們富裕,但他們比我的們講究節約。我的也到過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發現人家也比我的們注意節約資源。我的在英國一家大學訪問期間,住在校園附近的一家旅館。它的房間不大但舒適,陳設優雅而不奢華。浴室不放牙刷牙膏肥皂毛巾,墻上貼了告示:為了環保和節約,如有需要可到柜臺索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淋浴設備:電熱水器,淋浴龍頭的出水孔極為細密,噴出的不是水柱倒像是濃霧,洗一次澡用的水大概也只有我的在家里用的三分之一。我的回國后跟家人談起,曾開玩笑說,英國人是用噴霧器沖涼的。
這些國家都比我的們富裕,但社會的整體取向并不奢華,而是注重省儉。在個人是省錢(老板省成本),在社會是節約了資源。
戰國時,有一個叫惠施的人,他是當時一位有名的哲學家?;菔┖颓f子是好朋友,但在哲學上他們又是一對觀點不同的對手。莊子與惠施經常在一起討論切磋學問。他們在互相爭論研討中不斷深化、提高各自的學識。特別是莊子,從惠施那里受到很多啟發。后來惠施死了,莊子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樣才智過人、博古通今,能與自己交心、駁難、使自己受益匪淺的朋友了。因此,莊子感到十分痛惜。
一天,莊子給一個朋友送葬,路過惠施的墓地,傷感之情油然而生。為了緬懷這位曲高和寡不同凡響的朋友,他回過頭去給同行的人講了一個故事:
在楚國的都城郢地,有這樣一個泥水匠。有一次,他在自己的鼻尖上涂抹了一層像蒼蠅翅膀一樣又薄又小的白灰,然后請自己的朋友、一位姓石的木匠用斧子將鼻尖上的白灰砍下來。石木匠點頭答應了。只見他毫不猶豫地飛快掄起斧頭,一陣風似地向前揮去,一眨眼工夫就削掉了泥水匠鼻尖上的白灰。看起來,石木匠揮斧好像十分隨意,但他卻絲毫沒有傷著泥水匠的鼻子;泥水匠呢,接受揮來的斧子也算是不要命的,可他卻穩穩當當地站在那里,面不改色心不跳,泰然自若。倒是旁邊的人為他們捏了一把冷汗。
后來,這件事被宋元君知道了。宋元君十分佩服這位木匠的高超技藝,便派人把他找了去。宋元君對姓石的木匠說:“你能不能再做一次給我看看?”
木匠搖搖頭說:“小人的確曾經為朋友用斧頭砍削過鼻尖上的白灰。但是現在不行了,因為我的這位好朋友現在已不在人世了,我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樣跟我配合默契的人了?!?span style="display:none">RzR子文庫范文網
莊子講完了故事,十分傷感地看著惠施的墳墓,長嘆了一口氣,然后自言自語地說:“自從惠施先生去世以后,我也失去了與我配合的人,直到現在,我再也沒有能夠找到一位與我進行辯論的人了!”
書外人語:
莊子和石木匠的感受向我們表明,高深的學問和精湛技藝的產生,依賴于一定的外界環境;紅花雖好,還要靠綠葉扶持。一個人如果不注意從周圍的人和事中吸取營養,他的智慧和技巧是難以得到發揮和施展的。
從前,有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一根魚竿,于是他們分道揚鑣。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魚,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
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饑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后一點力氣也使完,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又有兩個饑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并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海邊,從此,兩人開始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后,他們蓋起房子,有各自的家庭、子女,有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感悟: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也要面對現實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一位老太太用盡心思,想把新買的書柜拼湊起來,她翻閱著說明書,弄了半天,徒勞無功。
過了段時間,她意外發現家里的女傭,竟然將那件復雜的東西拼裝完成,驚訝之余,她問道:“你是如何做到的?”
女傭回答:“我不識字,只好盡量多動手、多用腦?!?span style="display:none">RzR子文庫范文網
凡事都太有章法,卻無法靈活變通。不要被外在規范束縛,乃是內心最直接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