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goodearsandeyes;haveathoroughgrospofthesituation]形容視聽敏銳
巽而耳聰目明。——《周易》
聽覺好,視力強。常用以形容眼光敏銳,頭腦清楚。漢焦贛《易林·臨之需》:“重瞳四乳,耳聰目明,普為仁表,圣作元輔?!?font>《朱子語類》卷三五:“譬如人之服藥,初時一向服了,服之既久,則耳聰目明,各自得力。”清錢泳《履園叢話·科第·異事》:“貌如六十許人,耳聰目明,步履甚疾。”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隱士》:“泰山崩,黃河溢,隱士們目無見,耳無聞,但茍有議及自己們或他的一伙的,則雖千里之外,半句之微,他便耳聰目明,奮袂而起,好像事件之大,遠勝于宇宙之滅亡者。”
耳聰的解釋聽覺敏銳詳細解釋.聽覺靈敏。語本《莊子·徐無鬼》:“故目之於明也殆,耳之於聰也殆,心之於殉也殆。”《呂氏春秋·本生》:“天全,則神和矣,目明矣,耳聰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節皆通利矣。”唐
明的解釋明í亮,與“暗”相對:明亮。明媚。明凈。明鑒(a.明鏡;b.指可為借鑒的明顯的前例;c.明察)。明滅。明眸。明艷。明星。明珠暗投(喻懷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參加壞團伙,亦泛指珍貴的東西得不到賞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