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三年級觀察蝸牛日記精選7篇
蝸牛樣貌天不同之,但存在時卻極其堅定執著,用生命詮釋了命運作祟時頑強的信念和韌勁。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優秀三年級觀察蝸牛日記,供大家參考學習。
媽媽不久前給我買了一只小蝸牛。它有一身白色的“外衣”和一個漂亮的“小背包”。剛買來時,它一直把頭縮在“小背包”里,不肯讓我看看它的模樣,可能是來到新家有一點害羞吧!
自從這只小蝸牛來到我家后,我和他之間就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
一天,我正在玩遙控車,突然一個大膽的想法出現在我的腦海之中:我為什么不能把蝸牛放在遙控車上讓它來兜風呢?于是我把它從玻璃罐里拿了出來放在遙控車上。
“嗖”一聲,車飛奔了起來。我本以為小蝸牛會害怕的不敢伸出頭來,但恰恰相反,小蝸牛在車子上東張西望,好神氣??!它伸長了觸角,好像在欣賞風景似的。
記得有一次,爸爸給它喂了一片香腸,第二天再一看,香腸少了一大半。沒想到蝸牛還是個食肉動物??!
我家的小蝸牛還有一個愛“離家出走”的壞習慣。它總是奮力地爬到瓶口,把瓶蓋頂開后“離家出走”。這不,昨天它又拿起它那小小的“包袱”要“離家出走”時,被我發現了。
我真是太喜歡這只小蝸牛了,它給我帶來了許多的歡樂。
今天,老師叫我們去觀察蝸牛,于是,我到了又潮濕、又陰暗的學?;▔镎移鹞伵怼!拔医K于抓到了一只‘可愛的小寶貝’啦!”
回到家后,我急切的把它放了出來,開始觀察它的一舉一動來。開始時,它的身體還在硬殼里,它的殼是褐色的,并帶著一些小斑點,外形像極了螺螄。不一會兒小蝸牛的觸角伸了出來,在打探周圍的情況。發現沒有危險,便把身體慢慢地滑了出來。我把它輕輕地引到小棒上。它的吸力可大了,木棒豎直起來,它都掉不下來。小蝸牛把身體奮力的蠕動起來,并把它那重重的殼一起帶動著,好像在快樂地跳著舞。
我又把它放在桌子上,并在它旁邊放了一片小菜葉。小蝸牛開始時,觸角碰了一下小菜葉。仔細地看了看面前的食物,確定安全了,便馬上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不一會兒,葉子上多了許多小洞。我壞壞地用木棒碰了一下它軟軟的身體,它迅速地縮回它的殼里去了,趁這個機會,我把葉子偷偷地放到了最遠的角落上。不一會兒,小蝸牛又將身體鉆了出來,用眼四處打探,發現自己的食物不見了。于是便用它觸角上的眼睛來回晃動,然后身體向前不斷地蠕動,慢慢向前爬。努力去尋找它的食物。我仔細觀察后,發現它是用腹足爬行的,爬行過的地方留下了一條深深的水印。我已經等的不耐煩了,說:“怎么爬地這么慢呀?”但它并沒有放棄,還是不停的向食物進發。爬呀爬,它終于吃到了自己的食物。它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
周六上午,我們去王化村玩。一路上,我們看見了一片無邊無際的田野,田野上,稻谷頂著沉甸甸的腦袋,笑呵呵地向我們鞠躬。玉米搖晃著它的雙手,好像在說:“歡迎歡迎,熱烈歡迎!”蘿卜捧著又大又圓的肚子,生怕隨時都會炸開。
吃完午飯,我在馬路旁玩沙子,玩到一半,一抬頭,突然發現墻上有好多只蝸牛。于是,我連忙拿起一根木棒,又折了一個小盒子,準備把蝸牛統統拿走。首先,我把木棒對準蝸牛,然后以刺,蝸牛不偏不倚地掉進了我的盒子里。就這樣,我一共抓了7只蝸牛,我把它們全部拿回家,成了我的新伙伴。
我把蝸牛放在太陽直射的陽臺上,蝸牛們就個個把頭縮進了殼里,留下一個個堅硬的盔甲對著我,一動不動。我又把它們轉移到了我的房間里,蝸牛們就都把小腦袋伸出殼外,好奇地張望著這個世界,原來蝸牛是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啊。蝸牛爬過的地方,都有一層粘液,你可別小看粘液,即使在刀尖上行走,都不會有任何傷痕,原來這粘液是起到保護作用的。
蝸牛有時候吃東西可猛了。我給它們放了一片桔皮,它們不屑一顧,嘗都不嘗一口。于是,我把桔子皮換成了菜葉,這回,它們看見菜葉,就像一群餓狼撲了過去,把菜葉吃得干干凈凈,一點殘渣都不剩,看來這群蝸牛比較喜歡吃蔬菜。
多么有趣的蝸牛呀!
回家的時候,我在一樓看見一只小蝸牛,覺的它很好玩,就把它養起來。
把它放在一只瓶子里面,蝸牛慢慢的向上爬,等我過了一會兒去看它,它就快爬出瓶口了,我趕緊把瓶口蓋住。我在瓶子里放了水,蝸牛不怕水,照樣在水里爬來爬去。我看見蝸牛在水面上游泳,一會兒蝸牛又爬到了瓶頸上。
蝸牛身上背著一個小殼,可以說是它的小房子,蝸牛長著兩只觸角觀察周圍的動靜。它不是用手爬也不是用腳爬而是用身體向上爬。當我用手碰它時,它會把頭縮進自己的殼里,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吃飯后,我見它浮在水上,還以為它死了,不過,過了一會兒蝸牛的觸角伸了出來,并且動來動去,原來它沒死。我趕緊給它喂了一粒飯,結果,它不吃,因為媽媽說它是吃泥土的。我打算明天給它去弄點泥土來。
第二天,我剛剛要給小蝸牛找泥土,突然,我看見很多小蝸牛,我就把它們都抓來,組成一個大家庭。
為了觀察蝸牛,爺爺從花鳥市場買了兩只又大又肥的蝸牛。我們找來一個大塑料瓶,里面放些泥土,再灑些水,這就是我們給蝸牛安的家。
我從買來的青菜中挑了兩片嫩綠的葉子放進蝸牛的家。晚飯后,我發現原來像一個個精神飽滿的戰士的葉子,現在已經像一個個傷兵老爺了,嫩葉被啃咬得七零八落。我查了一下資料,蝸牛居然是當今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牙齒有25600顆。我要暈了!
我把蝸牛放在地板上,它行走得很慢。第二天早上,我發現地板上有一條白百發亮的線,這個白線是從哪里來的呢?我去問爸爸,可是爸爸沒有告訴我答案,要我自己查電腦。原來蝸牛腹部有一種能動的肉足,叫腹足,這就相當于蝸牛的腳。蝸牛行動的時候,腹足下面能分泌出粘液,減少摩擦,有利于它爬行。我看到這條白白發亮的線,是粘液干了的痕跡。
其實,我們只要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總會發現其中的奧妙。
科學課,老師讓我們觀察蝸牛的外表和生活習性。
我的同學邢家暢送給我一只蝸牛,我非常興奮,我給小蝸牛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懶蝸蝸。媽媽幫我找來一個小盒子里面撒上了一層粗沙,然后鋪上一層潮濕的土壤,再放進幾條樹枝和幾片落葉,這樣我的懶蝸蝸就有了自己舒適的家。
放學回到家,我寫完作業吃完飯,就開始細心的觀察起來。我發現蝸牛的行動十分緩慢,一下一下慢慢的用腹足往前爬,后面還留下一條黏液,時不時會拉一些便便。我的蝸牛非常懶,經常會紋絲不動地趴在盒子里睡大覺。有一次我觀察它很長時間,它就是不肯動,我聽我的好朋友王嘉峻說了一個喚醒它的秘訣,把蝸牛放在水里一會兒,它就會慢慢地醒來。
我發現,蝸牛有左旋和右旋之分,我的蝸牛是右旋的,蝸牛有兩萬六千多顆牙齒,它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一種動物,它對強光刺激很敏感,它喜歡潮濕,陰暗,疏松的環境,它們喜歡吃白菜葉,各種果皮和樹葉。蝸牛頭上有兩對觸角,上面一對長,下面一對短,長的這對觸角上有一對小眼睛,短的這對觸角是用來尋找食物的。
這次觀察蝸牛,給了我許多收獲,讓我了解了很多關于蝸牛的知識。懶蝸蝸一定會成為我的好伙伴!
今天,天氣晴朗,天空像一塊覆蓋在大地上的藍寶石。
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那就是觀察蝸牛。
我家的蝸牛一只大,一只小,那只大的特別霸道,把大地盤給搶走了。那只小蝸牛只有縮在旁邊。
上科學課的時候,施老師說,蝸牛的牙齒有兩萬六千顆,對我們來這數字可驚人了。但蝸牛的速度可慢了,我們走一步,對它來說應該是十萬八千里。你知道蝸牛的眼睛長在哪里嗎?就長在它的長觸角上。你還知道五牛有幾對觸角嗎?噢,你肯定說一對,其實,它有兩對觸角,一長一短。你猜,蝸牛是怎么樣使用自己加速行駛嗎?蝸牛先噴液體,在努力向前方爬去……蝸牛吃的東西還不少呢!蔬菜、蘋果、漢堡甚至吃飯。資料上說,如果它吃什么顏色的食物,拉的便便是什么顏色的,真有意思!
到了下雨天我們自己觀察,會發現樹上、葉上或草地上有大量蝸牛出現的時候,就可以斷定快要下雨了。它對濕度也同樣有極靈敏的感覺,如果把它放在干燥的環境中,還會自己找到適合它生活的環境。
每天放學我又時間就去陽臺看看我的大小蝸牛,給他喂喂糧食,看看它們越長越大,心里覺得特別開心!